走出煤矿特色技术创新之路 |
|||||
潘三矿践行“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思想 |
|||||
煤炭资讯网 | 2007-11-4 20:07:34局矿快报 | ||||
本网讯:淮南潘三矿把科技兴矿做为增强企业实力、树立企业外部形象的有力措施,牢固树立“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围绕建立健全技术创新体系,把创新与发展结合起来,把新技术、新工艺推广应用与现有生产力水平结合起来,加大技术攻关,走出了一条具有煤矿特色的技术创新之路,促进了安全高效矿井建设。 潘三矿从投产初大上综掘机械化到目前瓦斯综合治理、支护改革等方面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特别是近几年来,潘三矿坚持以“一通三防”为龙头,先后以“管理年”、“效益年”、“质量年”、“创新年”等活动为主线,强基础,严管理,重现场,严措施,全面实施技术经济一体化发展战略,先后制定了《创业型经营者人才队伍、专家型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素质型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规划》,出台了《专业技术(高技能)拔尖人才管理办法》,建立健全了《技术管理规定》。 着眼矿井高定位技改,潘三矿持续推进了矿井主导技术创新。在采煤工艺上,积极推广使用大采高、放顶煤等采煤工艺;在煤巷掘进上,推广使用采煤机、掘进机刷面、锚索网支护的新工艺,降低了职工劳动强度,并创造单进450米的好成绩;实施帮部桁架支护技术,解决了沿空掘巷帮部支护难题,煤巷锚杆支护率高达97%以上,成为集团公司煤巷锚杆支护化矿井最优秀单位之一。在岩巷快速掘进技术上,创新地采用耙矸机、皮带机、水平储矸仓、耙矸机连续出矸,缩短了出矸时间;在有条件的巷道采用“两喷两锚”支护工艺,且顶帮采用分次支护,实现了长距离、多空间平行作业;应用中深孔爆破技术,提高了循环进尺,单循环进尺由1.3米增至3米;矿井快速掘进最高单进达200米/月。机电运输上,完成了主井2#车、副井、矸石井提升系统技术改造工程,主井日提升能力可达1.4万吨;东、西翼运输系统改造工程全线贯通,从根本上改变了矿车拉煤成本高、效率低、管理难度大的局面,解决了运输能力不足的瓶颈制约。 技术创新和技术管理水平的提高,促进了矿井安全高效。2005年,潘三矿生产原煤386万吨,创建了第一支200万吨采煤队,2006年岩巷最高月进尺突破200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