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总揽 写作 betway手机官网 政策法规 技术论文 矿山安全 事故案例 必威betway版本 在线投稿| 西北站 华中站|特约通讯员档案


兖矿集团杨村矿落实科学发展观促矿井科学发展

科技兴矿 人才强矿

煤炭资讯网 2007-11-30 10:15:20要闻
科技兴矿 人才强矿 山东兖矿集团杨村煤矿树立“人才资源是企业最宝贵的资源”理念,大力实施“科技兴矿、人才强矿”工程,不断加大职工的科学教育力度,不断完善职工的教育培训制度、不断调整适应科技发展的人才结构,在创新实践中发展人才、在创新活动中培育人才,在创新事业中凝聚人才,逐步打造出一支创新力强、凝聚力高,业务精湛、技术过硬,适应现代企业发展的优秀人才队伍。

近年来,杨村煤矿把培养和造就高技能人才放在突出位置,广泛开展岗位练兵、技术比武活动。全矿3271名职工在矿提供的竞技舞台上尽展各种技艺。为培养一支专业技术素质高、适应先进生产工艺,熟练掌握先进设备的知识型、技能型职工队伍,杨村煤矿构建了职工培训机制、技术推广应用机制和表彰奖励机制,并以公平竞争、展现才华的技能大赛为舞台,让职工把潜能释放出来。该矿提出了“136346”职工培训模式,即10%的职工外培、30%的职工矿教培中心培训、60%的职工由区队进行培训,同时成立专业、区队、班组三级培训网络,按照“四个一”培训制度和周六开展的两长一员培训课程安排,编制出各专业、各工种的培训教材和岗位试题库,进行岗位培训、技能竞赛培训、特殊岗位人员培训、新工人培训等多种培训。今年以来,这个矿本着“普及、面广、易操作”的原则,开展了近两个多月的技术比武活动,他们将技术比武分为32个工种,40余个项目,覆盖全矿采、掘、机、运、通等各个专业,有近1500名职工参与和参加了此项活动。该矿还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学习培训方式,通过不同形式的传帮带教、经验交流、师徒评比,激发职工学技术、练绝活的积极性,从而助推了矿井技能大赛“火”起来,技术状元“香”起来,先进技艺“推”起来,优秀成果“用”起来。

杨村煤矿对科技人员不断进行知识激励、物质奖励、精神鼓励。建成了科技之家,成立了科技协会,完善了设施配置,定期举办座谈会、研讨会,选送技术骨干、技术尖子外出培训。在评选标兵、劳模、入党、提干时倾斜广大科技人员,调动了全矿科技人员的创新热情。去年以来,有25余名科技人员被集团公司评为优秀科技人才,有24项革新成果得到矿重奖。据统计,这个矿围绕安全生产、资源节约、矿井灾害防治预测等关键性技术难题,完成科技革新成果上百项,初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创新体系。机修厂机电修车间主任张玉昌革新改造的YYZ—DZ/ZFS液压试验台,解决了综采液压支架立柱维修无密封测试易发生漏液的课题,取得了测试性能好、准确、快捷方便、安全系数高的良好效果;水电暖工区副区长刘继春革新发明的煤气出口管,既提高了产气率,还每天节约焦炭1吨,一年就节约365吨,折合人民币40余万元。今年以来,杨村煤矿累计投入教育资金63.7万元,培训职工4000余人次。目前,这个矿有大专学历277人,本科学历163人,具有高级职称的28人,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288人,占职工总数的11%。
本网特约通讯员:惠凡波 编 辑:晓岚


本网特约通讯员:惠凡波 编 辑:晓岚
声明:本网站新闻版权归煤炭资讯网与作者共同所有,任何网络媒体或个人转载,必须注明“来源:煤炭资讯网(m.freebtg.com)及其原创作者”,否则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利。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本网转载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本网通讯员除外),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1017016419@qq.com

声明:本网站新闻版权归煤炭资讯网与作者共同所有,任何网络媒体或个人转载,必须注明"来源:煤炭资讯网(m.freebtg.com)及其原创作者",
否则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利。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本网转载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
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本网通讯员除外),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1017016419@qq.com

总编辑:李光荣 副总编:韩一凡 顾问:王成祥、王金星 主编:欧阳宏 编辑:杨建华(网站监督)、黄永维、曹田升、陈茂春
备案序号:渝ICP备17008517号-1| 渝公网安备50010702502224号
电话:(023)68178780、13883284332
必威网页登入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