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者的心理素质 |
|||||
煤炭资讯网 | 2007-11-12 10:00:03要闻 | ||||
管理者的心理素质就是指管理者在管理活动中表现出的一般的、典型的心理品质及特征。一般来说,包括了解情况时的心理品质、决策时的决策心理品质和组织管理活动方面的心理品质。这三种心理品质决定了一个管理者的心里素质。 1.认识心理品质 安全管理者的认识心理品质是指安全管理者在安全工作中进行观察、记忆、想像、思维时的心理品质。作为安全管理者生产现场的隐患和违章行为,首先是要善于观察,只有通过观察去得个中信息,并对这些信息加以即易存储,然后再通过大脑才可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控制事态的进一步发展。 2.决策心理品质 安全管理者的决策心理品质是个中心理品质和能力的综合表现,一般表现为安全管理者发现问题的敏捷性,分析问题的准确性和处理问题的果断性,以及最大限度地动员群众参与决策等。 2.1发现问题的敏捷性是指安全管理者在工作中一是能够敏锐地察觉到工作现场的不正常现象;二是要能够预见企业生产可能存在的隐患和缺陷;三是要能够及时发现生产现场个中习惯性违章违例行为。 2.2分析问题的透彻性是指安全管理者对发现的问题分析透彻,能把全部原因找出来,不留枝节。 2.3判断问题的准确性是指在问题分析完毕后,能做出正确的判断,确保该问题存在的危害性和危害程度。 2.4处理问题的果断性是指安全管理者在对各种情况作出正确的判断后,对重大、紧急的问题作出的、果断的处理、避免事态的严重。 2.5最大限度地动员群众参与决策是指安全管理者能充分地调动企业广大职工积极参与到安全管理工作中来,形成齐抓共管,齐心协力,充分发挥职工群众的集体智慧,共同解决安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营造全员参与安全管理的氛围。 3.组织管理活动方面的心理品质 煤矿安全管理者在组织活动方面的心理品质决定了安全管理者对被管理者的态度、说话方式、处理人际关系的方式。 3.1组织能力 安全管理者应具有良好的组织能力,知人善任,能够把工作能力强、懂技术的人配备到安全管理工作岗位上来;同时还能协调好部门与部门、单位与单位之间关系的能力。因为各种关系处理得好坏将影响到安全工作能否顺利开展。关系处理得好,安全管理着将得到领导的支持;关系处理得不好,有可能影响安全政令的畅通,形成所谓的“梗阻”。 3.2宣传动员和语言表达能力 作为煤矿管理者必须经常宣传国家有关安全方面的法令、法规和企业的各项规章制度,因此语言的表达能里显得很重要。 3.3自制能力作为安全管理者在工作中一要有感染力,二要能控制情绪。感染力就是在工作中能够以自身的行为带动广大职工;控制情绪,保持镇定,有效控制情绪,有条不絮的处理各种复杂问题。 3.4应变能力 因为安全工作随时可能遇到各种复杂的情况,面对问题和挫折,需要安全工作者积极去克服和排除。对一些紧急且较为危险的,应该因时因地,灵活地处理好。 总而言之,安全工作随着生产的发展将会面临更多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安全管理者的心理素质在安全工作中越来越体现得重要了,安全管理者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在工作中充实和完善自身心理素质,把自己锻炼成为一个合格的高素质复合型的安全管理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