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桥杯:责任胸中装 |
|||||
_____记平禹煤电白庙矿运输队一班班长刘红涛 |
|||||
煤炭资讯网 | 2007-10-5 9:55:52局矿快报 | ||||
原本约定昨天下午4点采访刘红涛,可一直等到5点笔者才见到刘红涛。笔者问他,你怎么下班这么晚,这位憨厚小伙子对笔者说:最近主斜井架水管,下料提升交叉作业,工作任务重,加上“十七大”就要召开了,安全工作显得尤为重要,我只有看到每个工作环节都圆满结束后,才能安心下班。 刘红涛,今年38岁,1985年从农村来到平禹煤电白庙矿木料厂当一名学徒工,1987年调运输队工作,先后干过推车工、巴勾工,1995年担任运输队一班班长。曾多次被平为矿井“安全标兵”、“先进工作者”,2006年被平为平禹煤电公司劳动模范。 刘红涛有个习惯,每天上班的第一个任务就是从主暗斜步行700米到井下,对沿途的安全隐患进行排查,以保障当班的运输安全。今年9月的一天,刘红涛和往常一样,从主斜井步行下井,当他走到主斜井300米处,刘红涛发现一块道夹板螺丝松动,他立即拿出随身带着的板子,把螺丝上紧。走到500米三号下巴勾时,他发现一个地磙不会转,他立即打电话找来了检修工进行处理,一位巴勾的职工说,“一个地磙不转不算啥隐患”。刘红涛严肃地说:“地磙不转,摩擦力增大,很容易造成钢丝绳断股,时间长了就会造成断绳,隐患的排查不分大小,再小的隐患如不及时排除,就有可能酿成大事故,对隐患的放任,才是最大的隐患”。 运输队战线长、点面多,工作战线长,各个环节是否衔接顺畅,直接影响到井下生产和产量的高低,因此提升运输的保障作用显得尤为重要。刘红涛抓住主要矛盾,每天上班前要询问井下各地点工程量,以便合理地安排车辆,保证车辆供应,从没有出现过堵车、窝车现象。为了合理安排工时,他把接班后前一个小时内作为井下各掘进头的生产下料时间,然后给机电车间在主斜井让出3个小时的打横梁、接管子时间。为了让对接管子施工安全,他在主井口架设了二道钢梁,并用一些木块把井口下部架起一道防护墙,安排专人把口,保证了施工安全。并且在打横梁后,及时清理现场,确保了搞车期间的安全,9月在交叉作业的情况下,完成了运输4万吨原煤的生产任务,创下了历史最高纪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