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赛”结合,大赛夺冠树榜样 |
|||||
--记“开滦杯”第二届全国煤矿职业技能大赛技术能手胡昌勇 |
|||||
煤炭资讯网 | 2007-10-3 12:56:21摄影天地 | ||||
“降服瓦斯必须靠科技,制服隐患必须靠落实,提高技术必须靠学习,改进维修必须靠攻关……”重煤集团石松藻煤电公司壕煤矿 ![]() 胡昌勇,今年36岁,石壕煤矿瓦斯监测设备维修班副班长。18年来,他以“维修保安全、创新促发展、革新提素质”的岗位练兵实现了自我成才,以“练赛”结合带领8名维修工实现了安全操作,以维修探问安全,实践验证科技的技术攻关维修方式,保障了石壕煤矿“瓦斯”监测系统的安全运行,为煤炭企业“科技兴煤、技术兴安”做出了贡献。 日常练兵练就技能真本事 1990年7月,胡昌勇从松藻技工校学校电讯专业毕业分配到石壕煤矿当上了一名瓦斯监测维修工,对电子技术爱好的他,把“练、学、干、思、研”的维修工作方法贯穿在“日常练兵”的全过程中,克服了维修过程中“修修补补”到“研究性维修”的创新,解决了设备制造中存在的技术缺陷。 1993年1月,对维修工作精益求精的胡昌勇发现石壕煤矿使用的TF200型瓦斯监测系统最大传输距离500~800米,不能满足瓦斯监测探头与分站远距离传输控制,他在调查发现,为了满足1000米以上监测信号传输,人为采用6平方的大电缆代替原设计安装1.5平方的电缆使用,造成大马拉小车的浪费现状。 面对传输电缆直径的增大,面对传输线路信号不稳定,经验丰富的他便对这一现象产生了怀疑,直接打电话与厂家技术人员理论,并反问自己,“难倒就没有办法解决了吗?难倒就要用大马拉小车的方法提高传输距离吗?”经过一个多月的反复试验,胡昌勇与8名维修工找到了解决的方案。他们以限制电流输出值的原理,对输送线路350毫安电进行恒定降流处理,采取50毫安恒定供电原理,从而解决了1.5平方电缆远距离操控的问题,为企业节约了一笔可观的经济效益。 经过多年的岗位技术“练赛”磨练,胡昌勇的维修技术有了很大的进步。从不服输的他并没有因为技术过硬而骄傲,并没有因为能力突出而放松对维修过程的研究,在维修工作中始终做到“不变到一万变”的方式去思索维修方法,摸索出了“经验维修”向“科学维修”,“创新维修”向“研发维修”的转变,以新方法、新技术解决了维修中存在的难题。他创立的“科学维修”经验在维修班组中得到推广运用。 “设备维修工作是一项不是简单的系统工程,必须做到与时俱进,必须建立科学维修手段,必须做到研究性维修,设备的‘准确性、可靠性、安全性、实时性’才能得到保障,维修工作做好了也是安全。” 胡昌勇说。 攻关助力技术保安全 2000年,石壕煤矿把“QC全面质量管理”活动推广到班组车间。胡昌勇第一次参加企业组织的“QC全面质量管理”项目发布活动,他面对众多的技术人员寻问,沉着应战,凭借自己掌握的维修创新方式,发布了“远距离操控,多项位双向传输”的QC项目。他 ![]() 接下来的4年间,胡昌勇并没有放松对维修工作“QC”项目的研究,带领维修工先后对瓦斯监测系统“ADJ-2 断电仪、载波控制技术的多用途运用、低电压控制高电压中央处理器的技术改进项目进行实践性维修研究,成功地解决了设备制造自身存在的技术缺陷,保障了监测设备安全运行。特别是远距离集中控制和多相位控制技术在维修过程中的运用,成功地解决了瓦斯探头只能控制500~800米的距离,从而达到了25公里以上。同时,控制设备的安全性能还实现短路、断路控制和多台设备的安全控制目标。 2003年,石壕煤矿瓦斯监测系统又一次进行全面改造,一向对维修工作喜欢钻牛角尖的胡昌勇,再一次对新运行的设备发难。善于分析,善于追问的他终于发现设备软件自动检测不匹配、数据内存转存缓慢等制造缺陷。他向生产厂家提出了“亚通讯状态处理”、“数据转存快速”等合理化建议,受到厂商的高度评价,生产厂家为此对设备进行了技术更新。 胡昌勇在维修工作中实施的“科学维修”、“研发性维修”经验得到了推广运用,许多维修工把他总结出来的“工作是干出来的,技术是钻出来的,安全是落实出来的”方法作为岗位学技术的座右铭牢记心中,实现了维修为安全服务。 据了解,近10年来,胡昌勇在维修岗位上钻研的“QC全面质量管理”项目“远距离集中控制”、“载波控制”以及“数据快速转存方法”等项目获得了重煤集团、松藻煤电公司、石壕煤矿“QC全面质量管理”一、二、三等奖。 大赛夺冠只为安全操作 2007年9月7日,职业技能大赛临近,胡昌勇被松藻煤电公司推荐参加“开滦杯”2007年第二届全国煤矿职业技能大赛。时间紧,工作忙,参加“安全仪器监测工”比赛项目“镇江101型”瓦斯监测器与石壕煤矿现行使用“KJ90型”监测系统存在着不同的技术性能,胡昌勇看着纳闷的参赛课题,他并没有退缩,便暗暗下决心,“时间短,不能说我不行,干!一定会成功。” 大赛进入最后15天倒计时,胡昌勇为了尽快掌握从未使用和维修过的“镇江101型”瓦斯监控系统的维修、控制、管理技术,先后深入到使用单位重庆中梁山煤气公司实地学习,好学上进的他找来技术书籍对照设备与工程技术人员、维修工一起探讨其中的奥秘,工夫不负有心人,终于破解了其中的奥秘所在。 9月22日,人生第一次参加全国性的大赛,并没有难倒胡昌勇对没有维修过设备所设置的考题,45分钟的实际操作,安装、调试、故障诊断有条不紊的完成着,他以78.76的成绩进入了前12名,一举获得了技术能手称号。他说:“这样的竞技比舞,再难难不倒在岗位上善于‘练赛’的维修员工,虽说设备不同,但原理始终是相通的,只要胸有成竹,再差也有几分水平。” “瓦斯监测系统是矿井安全生产的‘眼睛’,矿工生命安全的‘保护神’,我作为一名瓦斯监测维修工,掌握好维修基础,随时更新电子技术,不同的设备都有相通之处,做到准确判断,精确分析,科学维修,研究性思考问题,我相信任何一次比赛都是一次学习的过程,参加大赛夺冠为的是今后更好的安全维修设备。” 胡昌勇如是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