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总揽 写作 betway手机官网 政策法规 技术论文 矿山安全 事故案例 必威betway版本 在线投稿| 西北站 华中站|特约通讯员档案


鏖战32051

河南郑煤集团裴沟矿32051工作面回收纪实

煤炭资讯网 2007-10-3 8:54:24局矿快报
鏖战32051 在举国上下喜迎党的十七大胜利召开之际,从郑煤集团裴沟矿传来好消息,该矿历经45天,圆满完成了32051综采工作面回收任务,英勇的裴沟儿女用辛劳和汗水谱写了一曲奉献之歌,以实际行动为祖国生日及党的十七大召开献上了一份厚礼。
“半个小时内,打来23个电话”
为保证回收工作顺利进行,该矿成立了以矿长王怀珍、党委书记陈全洲为组长的综采回收工作领导小组,并成立综采指挥部,认真排出工程进度表,制定了严密的回收组织措施,形成了一套流程顺畅、决策精确、安排严密的系统工程,“我统计了一下,半个小时不到,井下打上来23个电话,”综采指挥部的岳春杰告诉笔者,岳春杰和其他六名负责人一起负责着整个回收工作的指挥协调。回收工作开始后,这里每天总是电话不断,汇报、请示、安排、各项工作环环相扣,不能有丝毫延误。此次回收工作涉及综采队、安装队、运输一队、运输二队,生产准备队,可谓千头万绪。该矿按照业务性质,对回收工作进行具体分工,综采队负责采面设备、支架拆除,安装队负责上付巷开绞车,综采组装间支架解体,准备队负责运送支架,运输一队保证从32051上付巷到付井底的轨道运输线路全线畅通。至此,从该矿百米井下纵横交错的工作面到繁忙的运输线路,一场回收战役打响了。
“坚决啃下这块硬骨头!”
干过煤矿的人都明白:采面安装、回收是大事,何况是条件恶劣的综采面!综采队是这次回收工作的排头兵,他们工作直接关系到回架的速度,该面共有前部运输机、后部运输机、割煤机、破碎机等大大小小设备上千台,由于长期遭受水患折磨,设备锈蚀老化严重,支架变形......就拿转载机来说吧,下付巷散水70到80吨,管路水仍有200多吨,底板松软,断面狭小,没有大型起吊设备,他们就用5吨到链一下一下拉,没有空间,就扩修巷道、化整为零,将各个部件分解拉出,一部转载机,仅用7班就顺利回收。
在回收割煤机时,整台机器重达42吨,仅一个牵引部就13吨,该队13名职工在支部书记张新玉同志的带领下,用4台五吨的到链不停的拉了三个办小时,终于把牵引部卸下安全装到平板车上。
2007年9月1日,该矿正式开始回收支架,搞过回收工作的人都知道:中间好回、两头难,难就难在空间小、设备大,一台端头支架重达17吨,他们就用到链拉出整体装到平板车上,遇到支架变形,他们安排综采车间加工加长螺栓,真正做到万无一失。
该面倾角大,平均角度都在20度以上。由于该工程时间紧任务重,战线长设备多,该矿副矿长邱德广多次带领生产部门领导现场办公,综采队队长李全建、支部书记张新玉每天轮流跟班下井,坚守在生产一线,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及时处理解决安全生产中的问题。在他的带领下,全队干部职工争分夺秒,顽强拼搏,力争班班超额完成任务,该队规定:30架以下每班不少于一架,30架以上每班回收两架,此外,他们还出台奖励措施,多回一架视工作面条件分别奖励200元到300元,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完善的奖励机制激发了大家干劲,回收现场,党员干部时刻牢记入党誓词,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哪里有险情,就在哪里冲锋陷阵。职工同志们更是争先恐后,你这班回两架,我这班争取回三架,最多时每班回收三架以上。
“在怀里揣了26个小时的班中餐”
运输一队负责支架安全运输工作。队长陈俊卿、支部书记龙国斌在支架回收前期准备工作中,多次召开班组长以上人员会议,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和切实可行的措施,组织参与回收的人员进行认真学习,同时带领技术骨干从+50运输线开始,对每个道岔、每个交叉口、每台电机车进行认真排查,此次回收运输线路为:支架从32051工作面出来后,经32051上付巷、32回风下山、运至组装间,然后将解体后的支架经-110大巷、32轨下+50大巷运至副井底,提升至地面。中间涉及电机车、无极绳车、钢丝绳、减速机、电机、线路照明、信号线路等诸多环节,牵一发而动全身,该队深知自身工作的重要性,队长陈俊卿、支部书记龙国宾每天都要对运输线路进行认真检查,对发现的问题一一记录下来,详细安排到各个班组,要求机电修人员对每台设备班班进行检修。
支架回收开始后,32回风平台因原5.5绞车车速快、力量小,绞车坡坡度大,急需更换一台双速绞车,在安装过程中,队长陈俊卿拿起水平尺精心测量地巷水平,校对减速机齿轮,拆绳、上绳、满脸的汗水都顾不得搽上一把,连续奋战9个小时,平台双速绞车调式成功,可他仍没有休息,又跑到500多米远的绞车房,调试无极绳绞车,对钢丝绳的磨损、安全设施是否起作用,轨道水平是否超限,轨枕间距进行测量,衣服干了又湿、湿了又干,整整26个小时,直到无极绳绞车、钢丝绳安装完毕、试车成功,他才出井。升井已是上午10点30多分,到平地才想起腰里的班中餐还没有吃。
优秀共产党员、副队长宗家安,8月22日32051上付巷需要铺设两组DK624-4-12型道岔,车场轨道160多米,接到任务后,他带领12名职工清地基、抬导轨、撤岔、抗轨枕、连续十个小时的奋战完成了平时3天的工作量。回收第一架时,底板极其松软,他组织人员更换压坏的道木,在轨道调试期间,他每班跟班在井下,与职工一道抗轨枕、上螺栓,钉道钉,在他的带领下,职工没有一个人叫苦叫累,每次都能高标准完成任务。回收期间,从未出现过一次因为轨道、道岔、无极绳绞车、双速绞车等运输环节影响支架的回收。
巷道“守护神”展风采
在这次回收中,素有“巷道守护神”之称的维修队同样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扩修巷道是维修队的拿手好戏,采掘队的职工曾佩服的说:“在井下,别人干不了的扩修活,交给维修队,他们保准能扩修的大高大宽”。这次回收所有支架都从上付巷运出,这就要求维修队必须及时扩修出巷道,原来仅1米多的巷道扩修后达到3米以上,及时保证了支架从容出入。此外,维修队每班还安排6名职工负责搁架任务,每架支架回收后,他们就迅速搁架,同时还要注意不能堵住水路,不然将会漫水,打乱整个回收工作进程。综采队每回收一架支架,他们都要搁上一大一小两个木垛,每个木垛需要30多根原木,在支架纵横交错的工作面,该队职工扛起一百多斤重的原木一干就是五六个小时。
“ 离家1500多米,41天却没有回过一次家”
综采队不但要负责回收任务,他们还有32031综采面原煤生产任务,回收期间,每班照常割煤一排巷。综采队支部书记张新玉家住在北山小区,居家不到1500米路程,步行也就十多分钟,乘坐通勤车不过5分钟,可他在工作面回收期间没有回过一次家,一次妻子打电话听声音不对劲,才得知感冒好几天了,便买来感冒药给他捎到南井,换洗衣服都是妻子带来干净衣服,拿走脏衣服,就在9月26日回最后一架时,他深知最后一架不好回,应力集中,压力增大,他们采取在支架左侧、右侧分别做一条巷道,消除应力集中区,最终回收出来。他上午八点下井,直到27日上午九点才上来,这一班,他干了25个小时。
今年50多岁的安装队队长张建国不顾年迈体弱,仍和年轻人一样现场跟班,处理问题,在组装间亲自进行支架解体,一干就是十多个小时,从无任何怨言。支部书记于海永工作中任劳任怨,处处严格要求自己,重活累活抢着干,从不讨价还价,在职工群众中树立了表率,使职工赶有目标,学有榜样。
2007年9月27日,伴随着绞车的缓缓转动,最后一架支架安全回出,该面回收创下了时间最短,效率最高等多项记录,他们用行动展示了裴沟儿女的智慧和力量。
本网通讯员:龙建峰 王强 编 辑:云松


本网通讯员:龙建峰 王强 编 辑:云松
声明:本网站新闻版权归煤炭资讯网与作者共同所有,任何网络媒体或个人转载,必须注明“来源:煤炭资讯网(m.freebtg.com)及其原创作者”,否则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利。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本网转载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本网通讯员除外),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1017016419@qq.com

声明:本网站新闻版权归煤炭资讯网与作者共同所有,任何网络媒体或个人转载,必须注明"来源:煤炭资讯网(m.freebtg.com)及其原创作者",
否则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利。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本网转载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
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本网通讯员除外),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1017016419@qq.com

总编辑:李光荣 副总编:韩一凡 顾问:王成祥、王金星 主编:欧阳宏 编辑:杨建华(网站监督)、黄永维、曹田升、陈茂春
备案序号:渝ICP备17008517号-1| 渝公网安备50010702502224号
电话:(023)68178780、13883284332
必威网页登入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