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兖矿集团杨村矿综采工区生产二班安全生产侧记 |
|||||
用心弹拨“安全弦”的煤哥们 |
|||||
煤炭资讯网 | 2007-10-11 12:56:16局矿快报 | ||||
平均每月产煤2万吨;平均每年有8次被评为“三无”班组;连续10年杜绝轻伤事故发生。这就是山东兖矿集团杨村矿综采工区生产二班取得的骄人成绩。为什么在高风险的煤炭行业里,每天与煤“亲密接触”的生产二班的煤哥们没有被“咬”着,并且还驯服了这满身黑色的“煤老虎”,靠的是什么?班长秦显峰说,“依靠的是制度作保障、培训作支撑、管理作基础,更重要的是每名职工都用心在弹拨着安全上的每一个琴弦。” 制度作保障,弹好“安全制度弦”。这个矿综采工区生产二班有职工38名,其中新工人14名。38名职工里有中专以上学历的不到10人,其余的大都念到初中。面对整体文化水平偏低的实际,秦显峰深知,文化低也是一种潜在的安全隐患,不提高职工文化素质,会给安全生产工作带来极大的被动。要提高职工文化水平,就得依靠制度做保障。为此,生产二班从健全制度入手,加强了全班职工的自我约束能力、自觉学习能力、业务提高能力、隐患识别能力的教育,并形成长效机制常年坚持。通过不同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增强了职工的“自律”、“自觉”意识,杜绝了职工蛮干和盲目行为的发生。小吴是一名新工人,自律意识不强,思想不集中,行动散漫,是安全上的不放心人。通过对他说明教育和制度约束,认识逐渐提高,成为遵章守纪的模范,如今他已能独当一面,成为安全工作的细心人。秦显峰说,“生产二班的职工是不会违章作业的,也不会冒险作业。因为他们知道,违章作业就是自杀。”几年来,生产二班已建立行之有效的“学习培训制度、隐患排查治理制度、班前安全宣誓、班后安全总结、三违处罚制度”等各种奖惩制度200余项。 培训作支撑,弹好“安全培训弦”。秦显峰说,“班组长要带头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要有丰富的安全生产基本知识,才能带领职工强化安全教育和培训。”为此,在繁重的工作之余,秦显峰参加了大专院校的函授学习,并带领职工积极参与,共同培训。在他的影响下,一些职工也自觉“充电”、自动“补脑”,有的参加了成人教育,有的上培训班。学习氛围在生产二班异常浓厚。在进行理论知识学习的同时,这个班还加大了实战能力的演练。他们认为,班组是生产活动的主战场,努力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加强对生产过程中安全操作性的认识,是避免生产事故的关键。在学习培训中,这个班就非常注重操作中自身、外来因素对安全生产影响的分析和研究,从中强化对生产过程的安全控制。针对当天工作中安全工作要点等关键问题,秦显峰在班前会的安全讲话中都认真讲清,有时还加以示范。加强事故案例的学习,变“要我安全”为“我要安全”,是这个班一贯坚持的教育培训方式。他们把兄弟单位发生的事故案例当作典型教材分析、探讨,从中吸取教训,找出经验规律,杜绝类似事故发生,使“三不伤害”原则在生产实践中得到真正落实。今年以来,这个班职工参加安全培训100余次,参加安全考试20余次,学习典型案例近50例。 管理作基础,弹好“安全管理弦”。“职工班前自检、安监员班中抽检、班组长班后复检”的三级安全检查网络,是生产二班多年来总结出的一条成功经验。正是这个经验,让他们管的放松,干的轻松,自身收益也节节攀升。管理中,他们设立了班长助理,规定了正班长抓安全,副班长抓生产、群监员抓督检的工作侧重点,同时加大奖惩力度,宁听骂声不停哭声,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这种刚性的制度约束和柔性的人本管理,让职工面对不敢马乎,不敢凑乎,不敢不在乎,也让隐患无处藏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