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海下游煤价为何滞涨 |
|||||
煤炭资讯网 | 2006-9-19 9:23:56betway手机官网 | ||||
沿海下游煤价为何滞涨 06--9--19
受“5·18”左云矿难、大秦铁路检修等因素的共同影响,从7月中旬到9月上旬,“北煤南运”链条中的山西大同、秦皇岛等上游地区的煤炭交易价格出现明显反弹,各主流煤炭品种的交易价格上涨幅度普遍在10元/吨以上。其中,发热量5800大卡/千克以上的优质动力煤在山西大同地区的装车价格上涨了15元/吨以上,在秦皇岛港的平仓价格出现了10—15元/吨的上涨,恢复到440元/吨左右的今年以来较高水平;发热量5500大卡/千克以上的优质动力煤在秦皇岛港的平仓价格也出现了15元/吨以上的上涨,达到415—420元/吨,接近了今年2月份220—225元/吨的较高水平。
但是,同期沿海下游地区煤炭消费市场的表现却是另一番景象,首先是下游主要消费地区的华东市场和广东市场对上游地区煤炭价格上涨的响应经过了大约一个月的“滞后期”;到目前为止,下游消费地区煤炭价格的上涨幅度只有3—5元/吨,显著低于上游地区煤炭价格10元/吨以上的上涨幅度;再次是进入9月份之后,上下游地区的煤炭市场几乎同时进入了调整阶段,表明下游地区煤炭价格补涨的动力不足。
之所以出现上下游地区煤炭交易价格上涨不同步、下游地区煤炭价格上涨动力不足的现象,主要原因应该有以下两点:
第一,明显受到了7月下旬开始的海上运输价格下滑的影响。
7月中旬开始,沿海上游地区出现了煤炭资源紧张、价格上扬、运煤船舶“滞期”等现象,此时,由于主要消费地区和消费企业的煤炭库存偏高,便促使沿海地区煤炭运输市场出现下面两种趋势,一种趋势是下游地区终端用户的煤炭采购热情下降,导致海上煤炭运量萎缩、海上煤炭运力过剩;另一种趋势是,上游地区煤炭价格上扬与消费地区终端用户控制煤炭采购成本,甚至依托较高库存抵制煤炭价格上涨之间出现矛盾,对影响煤炭采购成本的海上煤炭运价形成压力。
在上述背景下,由于今年以来煤炭供求关系继续好转、运力相对宽松、煤炭社会库存持续上升等不利于海上煤炭运价的负面因素较多,煤炭采购成本最终“侵蚀”了煤炭运价,促使主要航线海上煤炭运价出现下滑,平均幅度达到5元/吨以上。期间一些代表船型和航线的海上煤炭运价变化情况如下:秦皇岛至上海方向2—3万吨船舶的煤炭运价由上个月的56元/吨左右,下降到本月底的48元/吨左右,下降了约6—7元/吨;秦皇岛至宁波方向2—3万吨船舶的煤炭运价由上个月的58元/吨左右,下降到本月底的50元/吨左右,下降了约7—8元/吨;秦皇岛至广州方向3—4万吨船舶的煤炭运价由上个月的67元/吨左右,下降到本月底的61元/吨左右,下降了约5—6元/吨。
对于消费地区的终端煤炭采购成本而言,海上运费下滑为其消化上游地区煤炭价格的上涨腾出了空间,不仅削弱了上游地区煤炭价格上扬对消费地区煤炭价格的拉动力量,也变相降低了消费地区煤炭价格的理论上涨幅度。
第二,受到了近期上游地区煤炭供求关系逐渐改善的影响。
经过一个多月的运行和调整,进入9月份之后,影响上游地区煤炭供求和价格变动的各种因素正在发生改变,煤炭价格进一步上涨的动力已经不足。首先是大同地区乡镇煤矿的复产验收工作进度有所加快,优质煤炭的产量陆续得到恢复,产地煤炭供求状况逐渐得到改善,产地煤炭价格进一步上涨的动力已显不足;其次是大秦铁路的维修改造工作完成之后,8月中旬开始这一通道的煤炭运输已经恢复正常,大同地区优质煤炭出省得以顺利进行;最后是秦皇岛港的煤炭库存在8月下旬降至370多万吨的今年以来最低点之后,正在得到较快恢复,9月8日已经恢复到了440万吨左右,秦皇岛港这一重要集散地区的煤炭资源紧张状况得到了缓解。
上游地区煤炭供求关系的改善,减轻了下游地区煤炭交易价格补涨的压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