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电企业:煤价与电价市场化应同步 |
|||||
煤炭资讯网 | 2006-5-16 12:00:52betway手机官网 | ||||
发电企业:煤价与电价市场化应同步
06--5--16
日前出台的电煤价格市场化政策,在煤电两大阵营内引发了不同的反响:全煤系统结成价格联盟,引发煤炭价格高涨;火电企业夹在煤价放开、电价依然实行管制的缝隙中,其境遇不言自明。若从长远看,电煤价格市场化是必然趋势,但要循序渐进地放开才能有利于整个煤、电产业链的协调发展。因为当一个市场主体各个要素环节在没有充分市场化的情况下,其中单个环节进行突围,往往会出现一定程度的市场混乱。显然,这种缺乏配套机制的改革是不妥的。
权威数据显示:2006年,国内煤炭产量将达21.7亿吨左右,其中发电用煤仅用12.1亿吨。由此可见,单从火电企业角度来看,煤炭市场应是趋于过剩的,煤炭不但不应涨价,反而应该降。从理顺煤电关系和缓解煤电矛盾来讲,火电企业迫切希望:政府能够在放开煤价的同时,使电价同步走向市场。
电力价格市场化理由之一:地方政府干预太多
现在,煤炭价格的快速攀升,使火电企业在组织生产经营和管理上举步维艰。而在煤电关系中,除了国家的宏观政策影响外,地方政府的干预作用也十分明显。
在山西,这一问题尤为突出。多年来,在所谓的“五统一”(即:统一计划、统一调度、统一结算、统一货票、统一价格)政策的干预与限制下,山西的发电企业和煤炭企业之间多了一道人为的、非市场化的门槛。在这种条件下,不仅供需双方不能进行灵活多样的公平交易,火电企业作为市场主体也失去了谈价格、谈质量的选择权。
目前,在各地类似“五统一”的管理模式的干预下,收费明目繁多、标准高、随意性大等问题丛生,使火电企业不堪重负,生产、经营在亏损的泥潭中越陷越深。
更为严重的是,由于煤炭紧俏,火电企业饥不择食,加上部分地方政府重收费、轻服务,为劣质煤横行创造了“市场”。以山西神头发电公司为例,2005年因煤质差而造成设备故障被迫停机或降出力运行,年烧油达5543.7吨;今年1月份,烧油更高达1200吨。在煤质方面,2005年年亏卡80万吨,今年1~3月份亏卡约19万吨。而亏卡索赔,则变成为一句空话。
电力价格市场化理由之二:现行上网电价不合理
仍以神头发电公司为例,作为20世纪70年代建设的老厂,它直接为山西和津、京、唐电网提供了有力的安全保障,目前装机容量为120万千瓦。但从2005年开始,尽管极力进行内部挖潜,当年仍亏损4800万元。为了不造成更大的亏损,企业只能压缩各项可控成本。据了解,2003年的时候,该公司发电机组的检修费用为8900万元,今年已经压缩到了不足4000万元。同时,差旅费用和日常维护费用也压缩过半。而这种情况,直接引发了设备投资
不足、安全欠账严重等问题。
造成类似神头发电公司这样的火电企业亏损的直接原因,就是上网电价太低。现在火电企业所执行的是从2003年开始执行的上网电价。2003年开始执行的上网电价为138.1元/千千瓦时,
|
编 辑:远帆 |
编 辑:远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