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总揽 写作 betway手机官网 政策法规 技术论文 矿山安全 事故案例 必威betway版本 在线投稿| 西北站 华中站|特约通讯员档案

供需矛盾缓解 高煤价吞噬企业效益

煤炭资讯网 2006-1-9 13:17:00betway手机官网
供需矛盾缓解 高煤价吞噬企业效益

供需矛盾缓解 高煤价吞噬企业效益


06--1--9

改革开放至今,中国的电力工业经历了三次重大改革,每次改革都为电力工业的发展开辟了新的空间。业内人士指出,相对于1985年和1997年的两次改革而言,

2002年国务院出台的《电力体制改革方案》试图全面引领中国电力工业向市场化的道路迈进。

  而事实上,近三年来中国电力体制改革推进十分艰难。中国的电力发展没有走出典型的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高电价以及低效率、低产出的泥潭,而电力供应却陷入短缺、过剩、再短缺的非良性循环。

  今年1-10月,电力热力生产与供应投资达4768亿元,同比增长33.2%,出现了投资过热的苗头。有关专家指出,压缩产能过剩和鼓励消费构成了一枚硬币的两面,将成为明年宏观调控的重点。

  据了解,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起草的电力行业产业政策初稿已经完成,进入最后征求意见阶段。

  数字

  生产、消费增长

  电力工业生产和消费继续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据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统计,1-10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累计完成增加值56906.01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6.3%。其中10月完成增加值6139.93亿元,同比增长1 6.1%

1-10月,全国发电装机容量4.83亿千瓦,预计年底将达到5.1亿千瓦,全国发电设备累计平均利用4 545小时,比去年同期降低两小时。其中,火电设备平均利用4886小时,比去年同期降低70小时。此外,全国电网供电量17381.13亿千瓦时,售电量16231.17亿千瓦时,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14.43%14.80%

1-10月,全国电网供电量17381.13亿千瓦时,售电量16231.17亿千瓦时,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14.43%14.80%;全国供电煤耗 367/千瓦时,比去年同期下降 7/千瓦时;全国工业用电量150 19.9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3.92%;轻、重工业用电量同比增长分别为9.28%15.16%;线路损失率6 .62%,比上年同期降低0.29个百分点。

  运行特征

  供需矛盾缓解

  从目前的情况看,我国电力供给呈稳定增加态势,供求紧张状况有所缓解,由去年的持续性、全国性缺电,转变为区域性、季节性、时段性缺电,预计明年电力需求增速将放缓。

  进入第四季度,随着大批新增机组投产,我国电力供需形势明显好转,电力缺口有较大幅度的下降,但部分地区、部分时段电力供需依然紧张,拉闸限电现象依然严重。10月,京津唐、山西、内蒙古西部、浙江、甘肃、安徽、广东、云南、贵州等10个电网发生拉闸限电现象。据统计,今年全国电力最大缺口在2000万千瓦,冬季,全国最大电力缺口在9 00万千瓦左右,其中,华东、南方电网分别为400万千瓦、500万千瓦。

  效益下滑

  由于煤炭价格持续上涨,发电企业效益出现下滑的趋势。据统计,今年1-4月,华电集团、中电投集团出现整体性亏损。为此,今年5月国家实施了煤电价格联动政策,此后电力企业经济效益有了明显好转,规模以上和国有控股电力工业企业的利润自7月以来开始正增长。截至9月底,虽然电力生产企业的利润同比增长7.55%,但火电发电企业的利润下降幅度仍然达到22.25%,独立发电企业的生产经营压力依然很大。此外,由于各种因素影响,电网公司利润也在减少。

  电煤价格攀升

  根据煤电价格联动第二周期(200412-20055)的统计测算,电煤价格第二周期比第一周期(2 0046-11)平均煤价上涨17.43%,上涨40.23/吨,上涨幅度最高达122.76/吨,比第一周期上涨59.11%

  目前电煤价格还在上涨,有关专家指出,电煤价格涨价的幅度已经超过8%的浮动区间,国家有关方面应及时予以调整。最近,国家发改委官员在2006年煤炭订货会上表示,将在保持电煤价格总体稳定的前提下,由供需双方协商价格,国家不再干预。

  另据国家发改委统计数字显示,今年1-11月,我国36个大中城市普通工业用电电价呈稳中有升的增长态势(详见右表)。需求侧管理待加强

  从今年全国总体情况来看,空调负荷所占比重越来越大,加剧了尖峰期的电力供需矛盾。虽然各地普遍实施的需求侧管理措施在削峰填谷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但由于在制度、资金、技术等方面尚未建立长效机制,需求侧管理的效用还有较大潜力挖掘,需要进一步加大实施力度。

  观点

  让市场解决矛盾

  近年来,由于电力供需状况持续紧张,国家发改委以及电力规划部门成了众矢之的,被指责没有发挥作用。为此,国家发改委辩解电力工业发展规划采用的经济理论是正确的。

  有学者认为,国家发改委采用的经济理论缺乏坚实的理论根据。但有的专家认为,造成我国前几年电力过剩以及近年电力短缺状况的主要原因,还是与电力市场建设不完善有紧密的联系。人为因素过多干预了市场行为,使得电力市场供求关系不能正确地及时反应。

  据有关专家介绍,从电力市场本身来讲,长期市场是引导投资的。长期市场如果出现供不应求的状况,市场价格受其影响,就会走高,这是基本概念。在这样的前提下,开放市场准入,投资者会络绎不绝。电力的现货市场则可以引导消费,也会促进全民节电意识的增强。

  电力市场不完善会带来什么问题?如果说,目前电力行业还只在供应侧搞竞价上网,实际上电力市场的消费侧是得不到这样信息的,消费侧也不会根据供应侧的变化调整用电需求。供需本身存在相互调节的过程,市场可以通过改变供应达到供需平衡,但是现在电力行业的市场化程度还达不到这样的水平。

  有关人士指出,电力供需预测的难度在于价格是否能够被市场主体感受到,如果形成完善的电力市场,市场主体会根据市场变化强化管理、更新设备、进行节约,即使出现电煤价格持续上涨的因素,电价仍有下降的可能,这在国外有具体的案例可寻。

  目前,我国电力市场建设还要进一步完善,如法律法规体系是否完整,法规是否对市场的活跃性有抑制作用等等。总之,电力行业应依赖市场主体发挥作用。

  电力过剩?

  目前,电力行业最引人关注的话题之一,就是明年电力供应是否会出现供大于求的局面。据了解,截至10月底,全国已有多数省份出现电力略有盈余的情况。这种情况越发增加了市场对于可能到来的电力过剩的恐惧。

  资料显示,年底,河南省电力装机容量将达到2864万千瓦,有关方面预测,明年河南冬季、夏季负荷高峰时供需基本平衡,略有盈余,而其余月份电力盈余较多,最大盈余在明年秋季,约400万千瓦。此外,10月安徽的发电量为484686万千瓦时,比去年同期下降0.8%,而直属及代管电站发电量则为215500万千瓦时,同比下降8%

  对于局部地区出现的电力供应略有盈余的状况,专家认为不能说明我国电力供需已经供大于求,只是电力供求紧张状况有所缓解。

10月,从国家统计局的全国分地区发电量统计数据来看,的确有部分省、市、自治区发电量同比出现负增长的状况,但从1-10月累计数据来看,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发电量同比仍然是正增长。此外,冬季和夏季是用电高峰季节,这一时期我国的电力供需仍然十分紧张。今年我国电力最大缺口达到2000万千瓦,目前全国多数地区拉闸限电的现象时有发生,电力供需形势不容乐观。

  权威机构对明年将出现电力过剩的说法持反对意见,认为电力供需紧张的状况彻底缓解至少要等到后年才能实现。

  电力专家指出,即使电力供需状况得到彻底缓解,仍然不能说明我们现在的电力装机容量已经过剩。该人士指出,只要容余量在总装机10%的范围内,就不能称之为电力过剩。有关人士指出,电力工业适当的超前发展有利于我国电力工业的进一步市场化改革,有利于淘汰落后机组,有利于竞价电网的形成。

  热点事件

  违规电站停建

222,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电站项目清理及近期建设安排有关工作的通知》,对违规电站项目作出分类处理,同时明确指出,对于合规项目可获优先安排。《通知》要求,国家发改委应在优先安排合规项目的同时,逐步解决违规项目问题;对于国家已明确纳入规划和近期建设安排的电站项目,有关职能部门要为加快其建设创造有利条件。

725,国家发改委、国土资源部、水利部和国家环保总局联合发文,要求停止建设32个违规电站项目。据悉,这批违规电站项目已累计投资约200亿元,装机容量总计1711.4万千瓦。

97,国家发改委重新核准168个电站项目,在公布的名单中,曾于 725被列入违规电站项目名单的部分项目获得通过。

  电力监管条例实施

51,我国电力监管的第一部行政法规《电力监管条例》(国务院第432号令)实施。据悉,《电力监管条例》有望升格为国家电力监管法。

  《条例》及有关文件赋予电力监管机构的职责和职权主要有:一、颁布规章规则的权利。电力监管机构监管的是基础(垄断)行业,不同于其他的监管机构,其集立法、执法和司法于一体,行权依据是公开透明的,更注重事中和事后管理。二、对电力行业主体的监管。依据相关法规加强对发电企业、输电企业、供电企业和电力市场交易机构以及电力市场在运行、调度和电力安全方面的监管。三、明确了监管措施。可以实施非现场监管和现场监管,有行政执法、裁决和处罚的权力。四、明确了法则。规定《条例》的配套规章规则也是法规,不是部门文件。

  《条例》是原则性框架,必须通过配套规章规则细化和具体化,认真落实配套规章规则才能更好地贯彻。目前已经出台及即将出台的配套规章有19个。其中,《电力业务许可证管理规定》、《电力市场监管办法》、《电力市场运营基本规则》三部条例配套文件已于今年121日实施。

  特高压之争

621-23日,国家发改委组织召开了特高压输电技术研讨会。在这次会上,国内电力行业专家对发展特高压电网的必要性、特高压输电技术可靠性和经济性、特高压核心技术难度、国产化问题、对环境影响问题等等,特别是对试验示范工程规模及方案选择等问题提出了建议和意见。在此之前,国家电网公司一直高调提倡早日实现特高压电网示范工程的开工建设。

"十一五"行业标准化

1117,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编制的《"十一五"电力行业标准化发展规划》初步完成,并报送国家发改委。据了解,规划包括电力行业基本情况、"十一五"期间电力行业标准化工作面临的环境和标准化需求分析、"十一五"

  期间电力行业标准化工作的指导思想、主要任务及工作目标、"十一五"期间电力行业标准化工作的重点领域、重点技术及重点项目、主要措施建议。规划还明确了101项重点制定项目和92项重点修订项目。

  设备制造业的拐点?

"十一五"期间,国家发改委原来计划增加装机容量2亿千瓦,从目前的发展势头看,这个数字肯定要被刷新。据不完全统计,2004年发电设备的生产量为8721万千瓦,其中水电916万千瓦,占11%,火电7790万千瓦,占89%2006年是发电设备生产的高峰,设备制造企业手中持有的合同量,大约为1.4585亿千瓦。然而专家指出,发电设备制造业的寒冬正一步步逼近。

  据了解,目前企业手中2006年后的订单急剧下降,2007年只有100万千瓦,2008年更是惨淡。专家告诫,如果不调整产业结构,一旦形成新一轮的竞争,电力设备制造业将面临一场灾难性打击。对此,年初曾有专家建议,电力设备制造企业需要尽快转型,由单纯的制造商向全能型工程公司转变,并形成设计、生产、采购以及后期人员培训的能力。

  虽然最近有专家认为,电力设备制造企业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但严峻的市场形势已经让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繁荣的市场只是短暂的,企业要获得持久的发展,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技术、管理水平,才能在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

2006年,对于发电设备制造企业而言,应该是决定企业未来发展方向的重要时刻。

  体改力度加大?

  早些时候,电力部门对"十五"期间实施的电力体制改革作了回顾与总结。有人认为改革取得了非常好的成果,也有人认为效果十分不理想,还不如2002年以前的状况。2006年,国家是否会进一步推进电力体制改革?

国家电监会有关人士向通讯员介绍,从总体上讲我国的电力体制改革定位准确,值得肯定。今年,大家感觉改革的步伐放慢了,主要由于2002年以来,我国出现了新一轮缺电,国家适当放慢电力体制改革的步伐,对电力工业保持稳定的发展态势是有利的。另外,原来属于电力工业内部的利益矛盾(如电厂与电网之间),现在表现得更为突出,而且关系错综复杂。这些都会阻碍电力体制改革的进展。根据电力体制改革精神,有很多内容需要落实,但由于"十五"期间节奏放慢,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例如输配问题,根据电力体制改革的要求,市场主体应该实现独立核算,产权明晰。他明确指出,200 6年,电力体制改革将进一步深入,有关内容会得到落实。

来源:中国工业报

中国西部煤炭网 晓 舟



编 辑:远帆


编 辑:远帆
声明:本网站新闻版权归煤炭资讯网与作者共同所有,任何网络媒体或个人转载,必须注明“来源:煤炭资讯网(m.freebtg.com)及其原创作者”,否则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利。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本网转载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本网通讯员除外),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1017016419@qq.com


总编辑:李光荣 副总编:韩一凡 顾问:王成祥、王金星 主编:欧阳宏 编辑:杨建华(网站监督)、黄永维、曹田升、陈茂春
备案序号:渝ICP备17008517号-1| 渝公网安备50010702502224号
电话:(023)68178780、13883284332
必威网页登入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