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总揽  写作  betway手机官网  政策法规  技术论文  矿山安全  事故案例  必威betway版本  在线投稿  | 西北站  华中站 | 特约通讯员档案

煤矿引不来"金凤凰"缘于"梧桐树"秀色褪尽

煤炭资讯网 2005-7-2 9:40:24    煤矿新闻
煤矿引不来"金凤凰"缘于"梧桐树"秀色褪尽

煤矿引不来"金凤凰"缘于"梧桐树"秀色褪尽



                                                                                 http://www.84884.com    2005-7-2
      
    据7月1日《中国青年报》报道,中国煤炭教育协会在一份名为《煤炭行业人才需求状况及对策研究报告》中说,根据对中国矿业大学、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等9所原煤炭高校的不完全统计,1999年到2002年有毕业生37931人,到煤炭行业就业的只有3538人。其中地矿类专业毕业生1454人,到煤炭行业就业的768人。平均每年不足200人,再除去到煤炭机关和事业单位工作的,剩下的每年不到100人。按100家国有大中型煤炭企业来分摊,每个矿务局还不到一个人。
    近年来,矿难频发,事故不断,经分析发现,造成安全生产不良局面的主要是煤矿的人才危机。这一发现生疼地震撼了我国煤炭产业的神经,人们纷纷抱怨大学生就业挑肥拣瘦,不愿到脏、苦、累、危的煤矿干事创业。但是,笔者以为,煤矿与人才冰层的形成并非一日之寒,值得我们反思的是煤矿为什么要不来人才?
    俗语说:“种得梧桐树,引来金凤凰”。难道煤矿就不是“梧桐树”吗?当然不是。想想建国初期,百业待兴,大批有志之士扎根矿工,立志为祖国煤矿事业奉献热血。为了煤炭事业的发展,一所所煤矿院校应运而生,煤矿人才建设得到了蓬勃发展。再者,在当时条件下,能够到煤矿吃上“国家饭”,端上“铁饭碗”,煤矿的优势无可比拟。直到改革开放初期,煤炭一直是我国主要支持产业之一。
    但是,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煤炭行业的优势日益滑坡,文化、通信、网络、营销等一大批智力型产业相继崛起,以其显著的优势占据了人才高地。而受人才市场和人才择业观念多元化的影响,煤矿引才越来越难,特别是近年来,煤矿不仅引不来人才,原来人才反而流失严重。据了解,陕西铜川矿务局8年间竟然没有要到一名大学生,而发生特大矿难的大平煤矿5年来也没有引来一名大学生。
    我想,这里有大学生择业观念的因素,但更主要的因素是煤矿这棵昔日枝繁叶茂、秀色逼人的“梧桐树”在当今社会秀色褪尽。与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相比,煤矿可以说相形见拙,无论是人居环境、工作条件、安全系数、福利待遇、人才晋升机制都远远落后于其他行业,煤矿也因此成了无人问津的鸡肋,大学生们不愿青睐煤矿也就不能理解了。
    笔者以为,解决煤矿人才危机,必须为煤矿重染“秀色”。首先,要加大提高煤矿人才福利待遇。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利益是第一驱动因素,要想引来人才、留住人才,必须对从事煤矿脏、苦、累、危这一特殊工作的人才予以丰厚回报。其次,要加大安全投入力度,迅速扭转事故多发局面,为大学生栖身煤矿营造平安屏障。只有安全形势的彻底扭转,大学生择业观念才会归位煤矿。再次,要为大学生提供干事创业平台,搭建人才晋升良性机制。煤矿引才不能只顾安全生产的需要,更要为人才实现自身价值创造条件,同时还要尽快剔除煤矿干部晋升的“潜规则”和裙带关系,使大学生在煤矿有为就有位,再也不能像过去那样传统地轻视人才、压制人才。
    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煤矿对人才的重视和反思后卓有成效的改进,煤矿一定会秀色再现,人才危机将会逐步缓解。
   
来源:红网
原作者:张国举


     编 辑:远帆
Baidu


     编 辑:远帆
声明:本网站新闻版权归煤炭资讯网与作者共同所有,任何网络媒体或个人转载,必须注明“来源:煤炭资讯网(m.freebtg.com)及其原创作者”,否则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利。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本网转载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本网通讯员除外),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1017016419@qq.com



总编辑:李光荣    副总编:韩一凡  顾问:王成祥、王金星   主编:欧阳宏  编辑:杨建华(网站监督)、黄永维、曹田升、陈茂春
备案序号:渝ICP备17008517号-1|渝公网安备50010702502224号
电话:(023)68178780、13883284332
必威网页登入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