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李鬼”为何难以“斩立决”
煤炭“李鬼”为何难以“斩立决”
m.freebtg.com05-05-26
安徽皖北矿区一煤矿内,几十名村民正忙碌地捡运着一堆堆煤矸石。随着煤炭价格的不断上涨,煤矸石这一煤炭附属品也跟着身价倍增,日益畅销。据捡矸石的村民说,捡矸石被煤贩子收购后,粉碎掺入煤炭里销售以获取暴利。cnsphoto 只要有利可图,且有机可乘,任何地方都会有“李鬼”的魅影出现。煤炭市场也不例外。近年来,煤炭价格一路上扬,受利益驱动,煤炭市场中的“李鬼”随处出没,非常活跃。而在必威手机登陆在线网页 日渐紧张的情况下,电煤销售中的掺假行为,更加剧了电力供应的紧张局势。越来越猖獗的煤炭“李鬼”不仅扰乱了煤炭市场,损害了广大消费者的利益,而且还对整个社会的经济建设构成威胁。目前,煤中掺石现象主要发生在民营煤矿,而一些国有大煤矿也有类似行为出现。据了解,仅某地不大的一个县就有20余煤坪掺杂使假,而某电厂日耗电煤中,假煤竟占了近三成。一位发电厂的经理说,煤炭作假,主要是往煤中添加一定比例的矸石。用这种煤,除了增加电厂煤耗,提高发电成本,还会因为矸石燃烧产生大量灰粉,既增加了电厂设备的工作压力,又加重了环境污染。(本报4月5日头版有相关报道)虽然各地的相关部门已经认识到煤炭“李鬼”的危害性,并采取了一些针对性的措施,但实际效果并不理想。有关人士分析认为,“李鬼”们打而不死,一方面是因为可图之利的诱惑性较大;另一方面是因为可乘之机太多,而在现有的电煤供应链条上,限额罚款也无法将“李鬼”们“斩立决”。看来,打击电煤销售中的掺杂使假既要加 大力度,更要从根本着手,采取新的更为有效的措施。所谓的可乘之“机”在哪里呢?据了解,掺石的假煤主要销往国有电厂,其中只有小部分销往其他市场。一位在某煤场打工的人员说,他们的煤炭几乎全部发往国营电厂、炼钢厂和水泥厂,民企和私人企业则不要他们的煤。他的话透露出这样一层意思,假煤的存在取决于有这样的市场,或者说,是需求提供了“李鬼”的生存空间。而这个空间大都存在于国有企业中。这种现象当然并非说明像电厂、炼钢厂之类的国有企业都喜欢用假煤,只表明在某些国有企业中,用假煤的代价能够得到“转移”。许多地方存在的煤电供应矛盾问题,反映的是体制弊端问题,这大概是假煤得以存在的最根本的原因。20世纪80年代末以前,煤炭行业由国家包揽,实行的是计划经济,进入90年代后,煤炭行业从计划经济一下子推进到市场经济,绝大多数企业开始自负盈亏。但是煤炭价格却长期沿用计划经济色彩浓厚的“双轨制”。煤炭价格由市场调节,全部随行就市了,但是整个煤炭市场的另一头,即发电企业发电用煤价格,却仍由政府决定,国家依然给这些企业单独开出煤电供应的口子。发电用煤要涨价,必须经由国家发改委、地方政府部门同意。以重庆市为例,2003年,在煤炭价格一片 涨声中,发电用煤只涨了12元/吨,全市的发电用煤,每吨定价186元/吨,而煤炭的进口价已达200元/吨。一般说来,经济发展一路看好,煤炭市场价格必然连续上涨,即使煤价再高,仍会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在煤炭企业普遍表现出利好的情况下,煤炭企业希望提高煤价,有其合理性。但是,一些国营用煤大户的电煤用量却占去了煤炭消耗量相当大的比例,在电煤的限价制度保护下,挤占了煤炭企业本应获得的利润,从而出现煤炭市场高热不退,电煤炭企业却只得微利的怪现象。业内人士分析说,在煤炭行业继续不断看好的同时,由于“价格双轨”制的束缚,受挤压的煤炭企业,特别是地方煤炭企业,要么就不卖煤给电厂,要么就采取一些非理性的手段。比如说最严重的是掺杂使假。这就像自由市场杀价一样,你杀得太狠,我卖给你的当然就是歪货。对于发电用煤的“李鬼”问题,发电企业目前显得很无奈,他们只有两种办法,要么向煤炭企业提出索赔或者提高扣除灰分和杂质的标准量;要么不要他们的货。但一般情况下,对于发热量不足的索赔,平均数额也就是2元~3元/吨,加大杂质扣除量也就是每吨煤扣出了3~7公斤不等,这与因掺假而造成机器设备的危害和损失相比,显然要小得多。而要想用好煤,则必须付出 更高的代价。以前,大的火力发电厂用煤主要从国有重点煤矿采购,但随着近年来煤电供应紧张,这些电厂也不得不从非国有煤矿和地方煤矿采购。这使得他们采购到的假煤量呈明显加大趋势。虽然这些电厂不断向政府主管部门和地方政府呼吁加强煤炭企业的质量监管,但是,煤炭生产要彻底根治目前的掺杂使假,并不是容易的事情。只要煤炭价格双轨制还存在,那么在煤炭市场价格一路发烧的情况下,面对众多利益主体,煤炭质量问题短时期内根本无法解决。有关专家的这一说法也许具有合理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