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总揽 写作 betway手机官网 政策法规 技术论文 矿山安全 事故案例 必威betway版本 在线投稿| 西北站 华中站|特约通讯员档案

我国煤炭业亟待告别粗放经济

煤炭资讯网 2005-10-21 9:46:46betway手机官网
我国煤炭业亟待告别粗放经济

我国煤炭业亟待告别粗放经济


05--10--21


不久前,国家发改委和山西省组织的煤炭可持续发展专题调研显示,生产一吨煤付出的资源代价、生态环境代价、生命代价、后续发展能力代价算起来令人触目惊心。如果再加上机会成本代价,问题就更加突出。

  在长期的粗放经营方式下,作为我国第一必威手机登陆在线网页 的煤炭业,特别是煤炭大省山西省,已经不堪重负!我国煤炭业亟待告别粗放经济,践行科学发展观更显迫切和意义重大。

  吃一碗洒半碗资源代价高昂

吃一碗洒半碗,吃主食弃副食。资源回收率不高,导致煤炭资源的大量浪费。近年来,随着煤炭工业结构调整及产业集中度的提高,山西省煤矿资源回收率有所提高,2004年接近40%,就是每采出1吨煤要实际动用2.5吨的煤炭储量。但与国际水平相比差距还很大。尤其是乡镇小煤矿开采方式落后,资源回收率仅有15%左右。另外,据有关调查,近年来煤价上涨,一些乡镇、集体煤矿跑马圈地、蚕食资源,使山西省煤矿的实际寿命大大缩短,比设计服务年限少了20%-30%

  资源综合利用程度低,共生、伴生资源破坏惊人。据估算,山西每采1吨煤约损耗与煤炭资源共生、伴生的铝矾土、硫铁矿、高岭土、耐火粘土、铁钒土等土矿产资源达8吨。每年因采煤排放的煤层气(甲烷)116亿立方米,接近于西气东输的输气量。全省中煤利用率不到40 %,煤矸石利用率不足20%,粉煤灰利用率为54%

山西之长在于煤,山西之短在于水。但过度开采使山西长项不长,短项更短。采煤造成严重的水资源破坏,加剧了水资源短缺问题。据包括10多位院士在内的专家学者鉴定的课题研究表明,山西每挖1吨煤损耗2.48吨的水资源。每年挖5亿吨煤,使12亿立方的水资源受到破坏。这相当于山西省整个引黄工程的总引水量。而山西省人均水资源量仅占全国平均水平的不到1/5。目前,煤炭开采对地下水系破坏非常严重。据统计,山西采煤对水资源的破坏面积已达20352平方公里,占全省国土总面积的13%。山西省大部分农村人畜吃水靠煤系裂隙水,而煤矿开采恰好破坏了该层段的含水层。据统计,全省由于采煤排水引起矿区水位下降,致使泉水流量下降或断流,导致近600万人以及几十万头大牲畜饮水严重困难。山西省水资委的一份资料显示。在山西省煤炭主产区的大同十里河、口泉河、怀仁小峪河、朔州七里河、阳泉桃河、孝义兑镇河、左权清漳河、晋城长河已经断流,而素有山西母亲河之称的汾河也失去汾河流水哗啦啦响的风韵。

  家园土崩地陷绿色代价惊心

  生态环境绿色代价触目惊心,这是长期被忽视的隐性成本。

  第一,采煤大省几乎变成塌陷大省20多年的必威手机登陆在线网页 基地建设,大规模开采煤炭,造成矿区土地塌陷、地表扰动、崩塌、泥石流等严重的地质灾害。截至目前,山西省矿区面积累计已达8000平方公里,其中采空区面积约占5000平方公里,引起严重地质灾害的区域达2940平方公里以上,每年新增加塌陷区面积约94平方公里。发生地质次生灾害的范围波及1900个自然村,涉及95万人。据遥感测控,仅19932003年的10年间,全省因煤炭开采就有40余万亩水浇地变成旱地,平均每年4万余亩。

  第二,水土流失严重。煤矿开采对土地资源的破坏进一步加重了水土流失现象。由于采煤产生水土流失的影响面积为塌陷面积的10%20%,平均每生产1亿吨煤造成水土流失影响面积约为245平方公里,5亿吨煤就是1200多平方公里。山西省每年的煤炭产量接近5亿吨,煤炭开采造成水利设施报废、地表植被死亡、粮食减产甚至颗粒无收。全省主要矿区内,平均每公顷耕地粮食减产250公斤,每年减少粮食产量1.17亿公斤。

  第三,煤炭开采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较为突出的是煤矸石和矿井废水带来的污染。目前山西煤矸石总量达到10亿吨。每年新增煤矸石在1亿吨以上。根据经验数据,大约10%的矸石在堆积过程中发生自燃,会产生大量的有害气体。更为重要的是,煤矸石经雨淋,渗透到水系,会污染地下水资源。据内部资料反映,山西省新生婴儿缺陷率每万人中有181人,矿区这一指标则高达400/万人,大大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与此同时,山西每年因煤炭开采排放的矿井废水高达4亿立方米,对地下水系有着严重的影响,而每处理1立方米矿井废水的成本则高达3元。

  总之,煤炭开采带来了巨大生态环境破坏,造成重大经济损失。据有关部门以2002年为基年进行测算,近年来每年山西省煤炭开采造成的资源浪费损失、环境污染损失、生态破坏损失及地表塌陷损失约300余亿元。即每生产1吨煤需要付出70多元的隐性代价:其中煤炭资源耗竭成本为61.04元、水资源损耗为6.98元、土地塌陷损耗为3.80元、煤矸石污染和占地损耗为1.23元。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技术原因,有些损失和消耗无法量化,因此这是一个保守估算。

带血的煤痛人安全代价沉重

  煤矿事故频发,矿工为此付出沉重的生命代价。带血的煤严重影响执政形象,让煤炭主产区各级党委和政府承受着巨大压力。

  近年来,山西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煤炭工业安全生产。2004年全省煤炭行业百万吨死亡率首次下降到1以下,为0.98。但近年来受市场利好影响,煤矿超能力生产现象普遍存在,煤矿重特大事故时有发生。2004年,全省煤矿发生3人以上重特大事故31起,死亡302人。煤矿事故死亡人数仍然占全省工矿企业事故死亡人数的70%以上。特别是由于山西煤炭开采时间长、煤炭产量绝对量大,累计死亡人数非常大。从1980年到2004年的25年中,在煤矿生产安全事故中有17286人死亡,百万吨死亡率平均为2.66。在煤矿生产事故中,还有大量的伤残人员。据不完全统计,全省国有重点煤矿现有伤残13000人,他们中大多数失去了劳动能力,成为社会的弱势群体。

黑色情结扰人后续发展受阻

  后续发展能力代价难以估量。成于煤,败于煤让各界有识之士夙夜长叹,吃祖宗饭,断子孙路的发展方式成为当代山西人难以释怀的黑色情结

  首先,资源枯竭问题日显突出,转产再就业压力巨大。山西煤炭资源的开采强度明显高于其它省区,与陕、蒙两省区相比,按现有生产、在建矿井已占用储量与已查证煤炭储量相比,山西省煤炭资源的开采强度达到23.3%,分别高出陕西14.3个百分点、内蒙古14.7个百分点。2000年至2004年,仅全省重点煤矿已有一局十七矿老矿井关闭破产,减少生产能力1600万吨。随着山西开采强度的进一步加大,矿井衰竭程度更甚,预计2005年至2020年的16年间,仅5大国有重点煤炭企业将有32处矿井面临资源枯竭,将每年衰减生产能力5400万吨,需要新安置转产工人102650人;预计到2020年,全省地方国有煤矿将有近1/3的矿井因资源枯竭而闭坑,将减少能力2000多万吨;乡镇煤矿近一半矿井因资源枯竭而闭坑,将减少能力近1亿吨。因此,煤矿职工转产再就业压力十分巨大,加快接续替代产业和非煤产业发展,创造就业岗位,保持社会稳定巳迫在眉睫。

  其次,资源型区域结构性矛盾突出,制约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经过新中国成立50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20多年必威手机登陆在线网页 基地的大规模开发建设,山西形成了以必威手机登陆在线网页 原材料为主的产业格局,煤炭、焦炭、电力和冶金4个行业的增加值占工业总量的70%以上;而且由于全国不断增长的必威手机登陆在线网页 需求,山西从服务全国大局、确保国家必威手机登陆在线网页 安全的角度出发,必须保持必要的煤炭生产能力。而煤炭行业本身存在许多不可回避的问题,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区域经济的发展。

  第三,机会成本代价突出。多年来,山西省煤炭业及相关产业一枝独大,形成吸引资金、人才、技术等各种生产要素的洼地,也和领导干部的“GDP政绩无形地挂钩,因此深刻影响各地的经济决策和发展规划,有煤的吃煤,无煤的傍煤,对煤炭产业强烈的依赖性积重难返。山西省经济界多位专家指出,如果把集中于煤炭业的各种生产要素的一部分投在其它产业和社会发展的其它方面,发挥出最大的经济、社会效益,比如:山西省可以发展壮大旅游文化产业,建设汇通东西、南北的物流市场,打造基础较好的设备制造业和电子产业,那么山西的产业结构、可持续发展能力会有相当程度改观。要计算生产一吨煤付出的发展机会成本就更加突出了。

  编后

  山西省为什么提出居危思危?山西省委书记张宝顺为什么要说如果不计环境资源代价,发展步伐不会走远!

  这篇报道告诉我们,作为煤老大的山西省,在为全国经济增长作出巨大贡献的同时,在资源、环境、安全等方面所付出的沉重代价触目惊心。

  其实,这不仅是山西的尴尬,也是整个煤炭工业的尴尬,从根本上讲,是我国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的尴尬。

  作为我国最重要的必威手机登陆在线网页 基地,山西省长期以来为全国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必威手机登陆在线网页 支撑。据统计,仅改革开放20多年来,山西累计生产原煤65亿吨之多,占到同期全国煤炭生产总量30%;累计调出原煤45亿吨左右,占到全国省际间净调出量的80%;出口占到全国的70%。因此有人说,了解煤炭业,就读懂了我国的必威手机登陆在线网页 现状;了解山西省,就可窥视到全国老牌必威手机登陆在线网页 工业基地的处境。而今天,我们通过这篇文章了解一吨煤的代价,就会更加理解中央提出的建设节约型社会”“发展循环经济的伟大意义。

来源:经济参考报

中国西部煤炭网 晓 舟



编 辑:远帆


编 辑:远帆
声明:本网站新闻版权归煤炭资讯网与作者共同所有,任何网络媒体或个人转载,必须注明“来源:煤炭资讯网(m.freebtg.com)及其原创作者”,否则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利。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本网转载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本网通讯员除外),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1017016419@qq.com


总编辑:李光荣 副总编:韩一凡 顾问:王成祥、王金星 主编:欧阳宏 编辑:杨建华(网站监督)、黄永维、曹田升、陈茂春
备案序号:渝ICP备17008517号-1| 渝公网安备50010702502224号
电话:(023)68178780、13883284332
必威网页登入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