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煤炭订货的情况真是一言难尽啊!”18日下午,在长春第一热电股份有限公司的白色办公楼内,通讯员见到了参加2004年年末秦皇岛煤炭订货会的相关负责人。他无奈地表示:“基本上吉林省今年的情况与全国是一样的,我们只签订了数量上的协议,在价格方面与各煤炭企业根本就没有谈拢。”
只签数量不签价格
“今年的煤炭订货会比往年开得晚,而且在这之前国家还颁布了关于煤电价格联动的政策,所以很多电厂都是满怀信心去参加会议的,但会议的结果出乎意料。”这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负责人告诉通讯员,本以为煤炭企业会遵守国家发改委对外颁布的“游戏规则”,但结果并非这样。
所谓的“游戏规则”就是国家发改委于2004年12月15日印发的《关于建立煤电联动机制的意见的通知》[发改价格(2004)2909号],决定建立煤电价格联动机制。这份文件对煤电价格联动的一些焦点问题给予了明确解释,对联动的条件、幅度、范围和计算方法都出台了具操作性的实施细则。
据他介绍,虽然在价格上煤、电双方还没有达成协议,但在数量方面基本上都已经签订协议。“数量上的也只是协议,而不是合同。”面对这次煤炭订货会的结果,这位负责人很无奈。
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煤炭的相关协议中没有涉及到价格呢?在煤炭订货会召开之际,国家发改委副主任欧新黔就在会议上指出,对尚未签订合同的电煤,以2004年9月底实际结算的含税车板价为基础,在8%的幅度内,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
据该负责人告诉通讯员,煤炭订货会上,在协议中没有写明价格,主要就是因为煤炭生产企业对国家制定的价格并不认可。煤炭生产企业希望能在现行煤炭价格的基础上进行交易,但是如果按照现行价格交易,就已经超过国家规定的8%的最高限制。
两个不同意义的8%
一个价格是国家发改委的“以2004年9月底实际结算的含税车板价为基础,在8%的幅度内”;一个是煤炭企业的期望价格“现行价格8%幅度内浮动”,差距到底在什么地方呢?
据介绍,煤炭现行的价格是按照每吨煤的发热量来进行计算的,也就是说,每千卡热量的价格与每吨煤燃烧能释放多少热量换算后,就可以得到每吨煤的实际价格。
这位负责人给通讯员算了一笔账:在2004年9月份的时候,煤炭的市场价格0.047元/千卡,在2004年12月底的时候,煤炭在市场上的结算价是0.053元/千卡。正常来讲,一吨煤燃烧后所释放的能量是4500-5000千卡,这样按照5000千卡/吨的热量进行折算后,在2004年9月份和2004年12月份的煤炭价格就分别是235元/吨和265元/吨。而235元/吨×(1+8%)=253.8元/吨,265元/吨>253.8元/吨,即2004年12月份市场上的煤的价格就已经超过了这个标准,按照国家发改委的要求,就要按照这个价格进行交易,这是煤炭生产企业无法接受的。
业内人士告诉通讯员,煤、电双方的矛盾根本所在就是“市场的煤,计划的电”,就是说“煤炭”现在执行的是市场调节价格,“电”则是国家定价的特殊产品,短期内不可能将其推向市场,所以煤、电企业的矛盾就固化在这里。
我省将多支出25亿元
据吉林省经济委员会的一份资料显示,2005年吉林省预计煤炭需求量将达到5000万吨,预计产量将达到2800万吨,将有2200万吨的煤需要从外省购进。据预计,煤炭进一步涨价也将是大势所趋,电煤预计每吨至少要比2004年初上涨50元,按照全省的年需求5000万吨计算,吉林省电力企业和相关燃煤企业将增加支出25亿元。
长春第一热电股份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告诉通讯员,他从事这个行业近三十年,经历了工厂的几次改制变革,以前从未因为“煤”而觉得工作压力大,但是自2004年9月份以来,他觉得压力很大,而且在他看来,2005年煤的情况并不乐观。“因为现在同煤炭生产企业签订的都是数量上的协议,到用电高峰的时候,煤还可能出现像2004年‘什么地方价格高,就流向什么地方’的现象。”
煤电价格联动
所谓“煤电价格联动”是指电价随着煤价格变化也相应上下浮动的价格形成机制。2004年底,经国务院批准,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印发了《关于建立煤电价格联动机制的意见》。这是政府对长久以来全国相当大范围内普遍存在的“电荒”问题的一个正面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