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结构布局不合理、国企负担过重等因素,江西省重点煤炭企业亏损严重。加之矿井衰老,投入不足和市场因素,自1997年以来,江西煤炭产量以每年100万吨的速度锐减。
江西省煤炭集团公司是个有着10万产业工人、负担沉重的大型企业集团。在困难重重的情况下,在以易光景为首的领导班子强有力的领导下,锐意改革、与时俱进,在3年多的时间里创造了可喜的成绩:2003年,集团的国有
资产总额为19.6亿元,增长11%;实现产值27.4亿元,增长56%;上交税金增长27%;补贴前控亏4546万元,减亏幅度达70%。
易光景临危受命。上任后,易光景带头深入基层,深入矿业生产一线,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抓住集团企业发展的难点和关键问题,细心指导,大胆总结。从五个方面入手稳定煤炭产业。一是增加投入。为了改变煤矿生产安全欠账过多、采掘关系失调的被动局面,在经济十分困难的情况下,多方筹集资金2.6亿元,极大地改善了矿井生产条件;二是抢建新井。在贷款十分困难的情况下,多方协调,寻求支持,年产90万吨的丰城曲江矿已于去年4月投产,经济和社会效益已经显现。与此同时,丰城石上井的开发不久也将正式动工;三是加快技改。短期内完成了年生产能力90万吨的乐平沿沟矿深部技改项目的前期工作,并于2003年12月正式开工建设;四是产业延伸。完成了萍乡高坑、安源煤矸石电厂技术改造,并抓紧建设高坑焦化厂。通过资源的综合利用延长煤炭产业链;五是培养人才。针对前些年企业效益不好,煤矿人才流失而引才又遇困难的实际,该公司下决心走自己培养的路子。集团公司成立3年来共选送400名优秀基层干部外出学习培训,较好地解决了煤矿一线管理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断档的问题。
易光景在全面分析企业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立足煤炭做精做优,跳出企业做大做强”的发展思路,按照“以经营城市的理念经营矿山”,“以较少的国有资本控制较多的社会资本”的战略构想,使江西煤炭经济驶上了发展的快车道!
立足主业把煤炭做精做优,这是为江西工业经济发展提供充足动力的需要。但另一方面也必须看到,随着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煤炭这种资源性行业早晚要面临枯竭,大部分煤炭企业终将逐步退出煤炭市场是必然趋势。正是基于这样一种真知灼见,江西煤炭集团的10万产业大军大举向多经行业进军,使煤炭产业逐渐向非煤产业转移。作为一名煤炭战线的老兵,易光景很清楚,江西煤炭行业发展多种经营在全国起步较早,但却走过一段艰辛曲折的道路。过去江西煤炭企业一直提倡“以煤为本,多种经营”,但一些煤矿把发展多种经营当成副业,小打小闹,粗放经营,缺乏长远目标,以至不少多种经营项目成活率不高,部分项目建成投产后成为包袱,多种经营亏损面较大。
尽管遇过挫折,但江西煤炭集团发展多经的决心毫不动摇,认真总结经验教训,引进竞争风险机制,在管理上把多经与煤炭生产分离,实行分线经营独立核算,自负盈亏。果断关停部分扭亏无望的多经企业,对一些亏损厂,因企制宜,一厂一策,宜包则包,宜租则租,放开经营;新上项目一律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营运;采取扶优扶强措施,努力提高多经骨干企业效益,通过技改壮大规模,提高技术含量,促进产品品种、质量档次的优化升级。仅去年就投入技改资金8280万元。
在煤炭产业快速回升的同时,按照上档次、上规模的要求,加快了非煤产业的发展步伐。首先,根据市场经济新形势,对过去在计划经济时期形成的多种经营项目进行技术改造,提升老项目的市场竞争能力。3年中,先后投入1.5亿元,完成了萍乡客车厂、电焊条厂、安源客车空调厂等几个骨干项目的技术改造。其次,对一些规模小、档次低或长期亏损的项目,则采取果断措施,逐步有序退出。使非煤领域已经形成的国有资产不断得到优化,发挥出最大的效能。第三,按照项目进园、工人进城的思路,先后建设了以精细化工产品、植物提取产品为主导的南昌工业园和新余工业园,以客车、玻璃和客车空调等产品为主导的萍乡工业园。3年来,发展非煤产业的投资达到6亿元,企业的经济规模迅速壮大,内部产业结构得到优化。
3年来,易光景走遍了集团公司所有的产矿井,走遍了集团公司22家企业,他几乎牺牲了所有的休息日,每天工作在12小时以上。
针对目前企业经营管理中成本管理薄弱的问题,江西省煤炭集团公司提出了物资招标采购的办法,仅去年就降低成本598万元。易光景十分注重节约,坚持勤俭办企业,对企业购置小车、控制招待费等问题,采取了坚决查禁措施。为提高企业干部职工的整体素质,他力倡人才兴企,注重培养和招揽人才,通过引进、培训等方式,吸引了80多名本专科生到企业工作,选送了115名各级干部到清华大学、中国矿大等高等院校培训深造。
江西省煤炭集团公司想职工之所想,急职工之所急。专门建立了扶贫基金,为15000名病退、特殊工种提前退休职工争取优惠政策,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增幅10%。基本实现了应保尽保,有13000户特困职工家庭的近4万人享受了当地低保,到位低保资金116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