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晚报3月10日讯 3月9日,重庆凯源石油天然气公司成功关闭位于綦江篆塘镇的“东17井”。据称这是开县井喷事故之后,重庆市为消除安全隐患关闭的第一口天然气井。
负责实施关井工作的川东开发公司吴永富说,之所以要对其关闭,是因为渝黔高速公路从井的上方通过,篆塘高架桥的一个桥墩距离井口只有两米多远,通车后产生的震动必然传递到井口,可能损坏天然气井,存在安全隐患。
“主城区附近还有7口天然气井,为给城市化进程让路,都将陆续关闭。”凯源公司副总经理陈岗昨天对通讯员说,已有两口天然气井制订了关闭方案,将在今年内关闭。
陈岗还说,主城区周边的气井总产气量不大,只有10万立方米左右,不到现在主城区用气量的10%。天然气公司在远离城市的地方,不断开采新的天然气田,补充到主城区的天然气管网,所以关闭这些气井不会影响市民用气。(通讯员刘邦云、陆纲、实习生苏丹)
完善天然气监管机制
华龙网3月10日讯 正在北京参加政协会议的重庆市著名作家黄济人委员的提案是《开县井喷带来的反思》。
黄委员说:“教训太惨痛了,在重庆地区钻探、生产天然气,冠名为‘川东北气矿’,本身就说明自我隔离、封闭的管理体制。而且,在重庆境内钻探、生产、输送,可一直沿用的都是与实际已经脱节的管理体系:由石油部门统一管理,完全绕开重庆监管。”
黄委员说,对于这类高风险作业的地区,石油部门必须通过地方各级政府向矿井周边村民开展日常性宣传,传播紧急防护知识与措施。同时,建议建立统一的监管体制,在中央级监管机构下,地方政府可以按照国家确定的一般原则设立地方公用事业监管机构,对城市配气进行有效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