兖矿集团南屯煤矿“养车”包袱“甩”得好
兖矿集团南屯煤矿“养车”包袱“甩”得好!
本网讯; 据11月14日《济宁日报》报道,日前,兖矿集团南屯煤矿隆重召开公车改革现场会,对43辆公车一次性进行了公开处理,结束了矿山企业养公车的历史,探索出了一条煤矿企业主辅分离、辅业改制,剥离社会职能的新路子。该矿“养车”包袱一“甩”,年可为矿节约车辆费用支出400万元。我们何乐而不“甩”呢!
笔者认为,兖矿集团南屯煤矿公车改革改得好,改得大胆、改得及时、改得彻底,一举甩掉了多年沉重的“养车”包袱,真正克服和避免了坐车攀比、公车私用、油料跑漏、修车回扣、虚报冒领等弊端。南屯煤矿“甩养车包袱”的典型经验和做法值得全国煤矿企业乃至国有企业学习借鉴和推广。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决定》明确指出,产权是所有制的核心和主要内容。产权制度改革是完善市场经济制度的内在要求,是构建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基础。据笔者调查,在由“工厂制”向“公司制”转变的过程中,部分煤矿企业内部经营机制尚未得到根本性转变。主要表现在企业市场化程度还不够高,用市场化手段配置各种资源的能力和水平还不够强,大量的资源还不能充分发挥其应有的效能,甚至白白浪费掉。以公车为例。目前,煤矿企业存在着公车多、司机多、费用多的“三多”问题。购车攀比、公车私用、油料跑漏、维修回扣、虚报冒领等现象和问题,在部分煤矿、个别单位仍然存在。每年的“养车”费用居高不下,日渐沉重,致使煤矿企业管理成本逐年加大,企业不堪重负。不但煤矿企业吃不消,职工群众对“轮子腐败”也极为不满,深恶痛绝。为此,南屯煤矿在这方面作了有益探索。该矿按照“加强管理,堵塞漏洞,减人减车,挖潜提效”的思路,积极深化企业产权制度改革,转换内部经营机制,提高车辆使用效率和服务质量,降低了管理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车改中,该矿制订出台了《南屯煤矿车辆改革实施办法》《南屯煤矿车辆管理办法》等一系列车辆改革办法和措施,确保了车辆改革的顺利进行,实现了企业降低费用、职工增加收入的“双赢”目的。据悉,此次车辆改革,该矿对43辆公车一次性进行了公开处理,向职工出售26辆,占总车辆的60.47%、出租11辆,占总车辆的25.58%,封存处理6辆,占总车辆的13.95%。对没有购车、租车的职工,由本人联系或劳动工资科安排接收单位,并办理转岗手续,实现了妥善安置。这一举措每年将使矿的“养车”费用大大降低,一举甩掉了沉重的“养车”包袱,实现了企业降成本、职工增收入的“双赢”目的。
实践证明,南屯煤矿公车改革收到了“一石三鸟”的好效果。一是公车改革,提高了企业经济效益。公车改革后,车辆产权置换给职工个人,这就从源头上堵住了以往在用车、油耗、维修等环节上的弄虚作假和假公济私,真正刹住了公车使用上的不正之风,堵塞管理上的漏洞。同时,车辆出售后,产权归个人所有。驾驶人员自主决定车辆更新,企业无须再购买新的车辆。这样既减少了固定资产投入,又有效减轻了企业负担,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二是公车改革,提高驾驶员的安全责任感和责任心。公车改革后,以往的“公车”变成了私车,驾驶员爱车、修车和安全行车的责任感和责任心明显提高,“安全第一”、“安全行车”、“文明行车”已成为每个驾驶员的自觉行动。杜绝和减少了交通事故的发生。三是公车改革,提高了服务质量,增加职工收入。车辆改革后,由于产权和经营权的改变,使企业经营机制发生根本性的变化。车辆由“公车”变为“私车”后,车辆由单纯的劳动工具变为驾驶员个人的经营资产,增强了驾驶员的责任感,提高了工作积极性。在用车上由原来的“人等车”变为“车等人”,由“我要坐车”变为“请您坐车”。驾驶员的服务热情、积极性和主动性得到充分发挥,其服务质量明显提高。特别是通过公车改革,企业车辆运行费用大幅度降低,驾驶员的个人收入明显增加,实现企业与个人的“双赢”目的。
最后,笔者愿南屯煤矿甩“养车包袱”的典型经验和做法能在全国煤炭企业乃至国有企业遍地开花,发扬光大。
中国西部煤炭网特邀通讯员詹广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