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徐万国北京报道
煤炭订货会可能会推迟到12月20日左右举行。
就连解居臣也坦言,煤电价格联动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煤电双方的矛盾。“联动是有限制的,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也会有困难。而培育煤炭期货交易市场将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那些随时准备“战斗”的煤电界人士,或许只能再耐心地等待些日子了。
11月8日,有关方面透露,原定于11月举行的“2005年全国煤炭订货会”将被迫延期。
而此前关于会议召开的时间,业界一致的说法是,“2005年全国煤炭订货会”将在今年11月份举行。两周前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的一次“通气会”上,有关人士也表示,该会议“最迟将在本月下旬召开”。
关于延期的原因,业界人士引用国家发改委的消息说,是“因为煤电价格联动机制尚未最终定案”。
“如果煤电价格联动机制不出台,时间就定不下来。”上述披露信息的人士说,“2005年煤炭订货会是一个过渡性的改革试验,煤电价格联动就是改革的核心内容之一。”
这位人士的观点初步得到了印证,据兖州煤业(SH.600188)11月8日披露,订货会可能会推迟到12月20日左右举行。
“煤电联动”障碍未除
所谓的“煤电价格联动”,是指电价随煤价变化相应进行上下浮动的价格形成机制。
在11月6日举行的“2005年煤炭市场高峰论坛”上,中能电力工业燃料公司总经理解居臣说:“(煤电价格联动机制)国务院已经批了,正在进入实施阶段。”
而最新的消息是,国务院批准的只是一个大致方案,相关实施细则还没有完全敲定。
据了解,有关煤电价格联动的第一个版本是国家发改委7月份完成并上报国务院的《关于建立煤电价格联动机制的意见》。但这一“意见”并没有一次性通过国务院的审批,国务院对其提出了很多修改意见。目前的版本是经修订后于10月底上报国务院的。
“可以说,出台煤电价格联动机制已经没有悬念,只是时间问题。”有业界人士说,而一旦“煤电价格联动”实施,电煤成本这个套在电力企业头上的“紧箍”也将骤然释放,这无疑利好于电力企业。
或许正是因为利好电力企业,“联动机制”在煤炭行业遇到了阻力。
一位不愿公开姓名的煤炭界人士认为,电价具有刚性,由国家管制的现状短期内不会改变,即使电价同煤价一起实现市场化,今后随意调整电价的可能性仍很小。也就是说,电价仍受制于发改委,且还会反过来制约煤价。
在11月6日的会议上,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第一副会长濮洪九指出,煤电价格联动是在过渡期内支持电力行业改革的一个“缓兵之计”。
中国煤炭资源网电煤专职评论员陈哲认为,煤电联动在技术上也有一些难题,如煤电联动的数据采集,数据的准确性,煤电双方认可的权威发布机构,煤电联动信息的发布,煤电联动的范围以及价格变动幅度等问题。
持相同观点的安邦产业顾问、秦皇岛燃料市场资深专家李学刚则对煤炭基础价格的确定表示了很大担忧。“因为只有确定基础价格才能确定涨幅,而煤电双方在认同电煤价格时难免存在差异。”他说,“这将使2005年全国煤炭订货会电煤价格矛盾更加尖锐。”
交易规则仍待破题
“煤炭行业不是改革的承担者。”华东煤炭销售联合体秘书处秘书长郑勇预言,“2005年,注定要成为电力行业垄断利益的终结年。”他显然把希望寄托在煤电价格联动的修补上。
据透露,煤电联动机制之所以迟迟未能公之于世,也是因为国家发改委正在考虑煤炭行业的不同意见。在二次上报国务院的《关于建立煤电价格联动机制的意见》上,国家发改委已经补充了多项内容。但具体补充什么内容,目前尚不清楚。
而知情人士告诉通讯员,在今年夏季“煤荒”警报拉响后,有关方面其实提出了多个解决方案,包括长期方案和应急方案。应急方案包括“煤炭价格临时干预措施”和“电煤抢运”等,长期方案包括煤炭期货在内。
就连解居臣也坦言,煤电价格联动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煤电双方的矛盾。“联动是有限制的,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也会有困难。而培育煤炭期货交易市场将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按照濮洪九的意思,当前要做的是要为煤电双方建立一个比较完善的市场交易体系。该体系将以组建全国煤炭交易中心为主体,以区域市场为补充,实现市场主体自由交易、多种交易手段和多层次交易场所并存的格局。该体系须以科学的价格指数、完善的价值核算框架为基础。
另有消息说,今年7月份,由中国煤炭运销协会组织研究提出的《煤炭交易规则(建议稿)》已经上报有关方面审批,这一“规则”的核心在于推崇建立煤炭价格指数,实行中长期供货合同,创造条件培育期货市场。但这些方案短期内不可能实现。最现实的问题是,如何开好这次订货会。
据悉,河北省秦皇岛市和海南省海口市等省市已向国家主管部门提交举办本次全国煤炭订货会的申请,但具体由哪个城市举办、何时举办,目前都还是一个未知数。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欧新黔将在本周召集一个‘问题汇报会’,征集煤炭、电力、铁路等方面的意见,再定夺。届时不排除对当前煤电价格联动措施进行修修补补。总体来说,本次订货会市场化的气氛会更浓。”一位知情人士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