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行电 煤价格联动机制 煤电双方对此均不满意
实行电 煤价格联动机制 煤电双方对此均不满意
“这样电煤价格联动机制的制定标准是什么?”国家发改委公布2003年电上涨价格以及电煤的涨价上限后,煤电双方都表示不解 福州的空气中弥漫着鱼腥的海水味。 “在这里我感觉要窒息。”参加2004年福州煤炭订货会的山西省煤炭工业局李国良对沿海的气候有些不适应。更重要的是煤电双方互不相让,订货会进展缓慢让李颇感烦闷。 2003年12月28日,国家发改委建议,2004年发电用煤重点合同价格在2003年合同基础上,平均每吨上调不超过12元。这之前,发改委已下发关于调整电价的通知,主要内容为:自2004年1月1日开始,将全国省级以上电网调度的燃煤机组上网电价一律提高0.7分钱(含税)。 “当初国家将电力总公司分拆成两家电网公司和五家发电公司时,目的之一就是希望竞价上网,降低电价,但是现在却是在提价。这让国家发改委(电力改革的操刀手)始料不及。”一位资深必威手机登陆在线网页
专家对《财经时报》说。 “但是,这是国家第一次实行电、煤价格联动,一方面有利于煤炭全行业实现实质性扭亏为盈,另一方面在煤炭价格上涨的情况下,电价相应提高,使电力企业消化因煤价提高而增加的成本。”他说。 遭遇战 国家发改委在公布2003年电上涨价格以及电煤的涨价上限后,电、煤双方对此仍不满意。“这样电煤价格联动机制的制定标准是什么?”煤电双方都表示不解。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副会长刘彩英接受媒体采访时说:1吨电煤可以发2500度电,按照2002年煤价最高涨幅8元钱来计算,每度电增加的成本为0.0032元,约为3厘钱。现在上网电价涨了7厘,那么煤炭应该相应调高19元,现在含税才调了12块钱(上限)。 如此相差7元钱,如果全国电煤2004年需求量为8亿吨,那么煤炭行业将少收入56亿元 而且煤炭行业也属于用电比较多的用户,生产1吨煤要用30多度电,那么电价上涨也是一项不少的成本支出。 国家电网公司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官员把账算得更加专业。他说,例如一个装机容量为135万千瓦的电厂,上网电价涨7厘,发电量要增收4900万元,煤价涨12元,他们的支出要增加4200万元,理论上增收700万元。但是计划内的煤到货量只能达到70%到80%,剩下的部分都要走计划外,计划外的加价要高于计划内的加价,所以企业还是亏损。 中信证券分析师认为,上网电价涨7厘钱,假如2004年电煤价格上涨至最上限12元,加之2003年上涨的5元,则上网电价上调0.7分钱可以抵消弥补发电成本上升,但是如果再考虑火电排污费增加成本,则电价应上调1.2分钱才可弥补。 煤炭专家则认为,电力企业在“卖乖”——一家用煤600万吨的电厂,今年的利润指标是10亿元,如果每吨煤涨价30元,利润下降部分只有1.8亿元;而2002年阳泉煤矿集团公司电煤产量是1000万吨,利润只有1000万元。每吨只有1元钱的利润。 对此,电力企业则认为,“(煤炭企业)是拿电力最理想的企业与煤炭经营成本比较高的企业相比较,没有说服力”。电力专家分析,一些生产效益好的煤炭企业,每吨煤的成本只有36元,如果每吨煤价钱为170元,那么它每吨煤的利润率是阳泉煤矿的100倍之多。 但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是:煤炭职工工资不到电力职工的1/5。 《财经时报》采访了多位业内专家,他们一致认为,电价问题相当复杂。“市场煤”遇上“计划电”有理说不清。因此,行政定价造成的电煤价格死结,又为新一轮煤电利益之争埋下伏笔。 缺电原因解析 在新一轮电煤角力来临之前,国家对缺电深层次的原因进行调研。在国家电网总公司的一份调研报告中提出:缺电的最主要原因是电厂装机容量不足。 据国家电网公司一个电力小组预测,2004年中国的电力需求将比上年增长近11%,从2003年预计的19000亿千瓦时(度)增加到2004年的21000亿千瓦时,然而电力供应的增长速度相对要慢得多(估计为5%),预计从2003年的20000亿千瓦时增长到2004年的21000亿千瓦时,如果2004年夏天依旧高温的话,中国将可能再一次面临拉闸限电的危险。 供给为什么跟不上需求?国家电网公司战略规划部副主任欧阳昌裕接受通讯员采访时认为,国家“十五”电力建设计划定得保守了。 “按原计划,‘十五’后三年,全国能够投产的机组只有6000多万千瓦,而2004年一年的用电增长就要达到1500亿千瓦时,至少要吃掉3000多万千瓦的容量。”欧阳说。 中国煤炭协会亦认为,近十年缺乏大型矿井建设,煤炭企业供应后劲明显不足也是造成缺电原因。山西煤炭总量中,至今仍有50%依靠小煤矿生产。 不仅如此,“多龙治水”的管理的弊端,在此次必威手机登陆在线网页
短缺危机中也显露无遗——发电企业隶属国资委,调配和定价权则由发改委掌控,新成立的电监会负责市场监管。但是由于电监会并非政府机关,无权调配电力,同时也没有定价权,因此,对于电荒危机,电监会似乎并没有表现出足够大的影响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