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总揽  写作  betway手机官网  政策法规  技术论文  矿山安全  事故案例  必威betway版本  在线投稿  | 西北站  华中站 | 特约通讯员档案

“价格联动”难解“煤电之争”

煤炭资讯网 2004-1-30 11:16:35    煤矿新闻
“价格联动”难解“煤电之争”
“价格联动”难解“煤电之争”
2004年1月30日
摘自《煤炭经济信息》

  历经半个月的“讨价还价”,2004全国煤炭订货会日前在福州落下帷幕,期间全国共签定订货合同8亿余吨,其中重点合同4.7亿吨。至此,煤、电两大行业半年来的“明争暗斗”也暂时告一段落。市场人士普遍认为,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在此次订货会上推出的“煤电价格联动”举措是一个重大突破,对协调煤、电两大行业间的尖锐矛盾将起到良好效果。
  据大会数据中心工作人员透露,此次订货会期间签订重点合同4.7亿吨。在大会结束前,2亿5千万吨电煤合同顺利签约,另外冶金和化工行业的1亿5千万吨煤炭合同也顺利达成。与上一届订货会上电煤合同签约率只有37%、合同量只有1亿吨左右相比,本届订货会可谓成效卓著。
  煤电价格联动不是“特效药”
  对于本届订货会的成效,不少人都把它归功于国家发改委的高调协调以及煤、电价格联动举措的出台。在12月28日的开幕式上,发改委副主任张国宝表示,2004年全国发电用煤重点合同价格在2003年合同基础上平均每吨上调不超过12元(含税),同时还要缩小或取消省内、外电煤差价。与此同时,国家发改委也对电价进行了上调:2004年1月1日起,全国省级及以上电网统一调度的燃煤机组上网电价度统一提高0.7分。2004年新增超发电量也执行平均上网电价,改变在过去电力供大于求形势下形成的超发电量越多、电价越低的现象。
  一些专家认为,目前的煤、电价格联动还有明显的“政府协调”色彩,离真正的市场手段还有很大距离,只是权宜之计,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我国自1993年放开煤炭价格以来,煤炭市场一直存在着市场价和重点合同价两个价格,分别反映了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两种完全不同的价格行为,这也正是煤、电之争的根源所在。在2003年煤炭订货会上,国家取消了电煤政府指导价,此后电煤价格就一直是煤炭企业和电力企业双方争执的焦点。在煤炭资源偏紧、品种和地区矛盾有所加剧的情况下,电煤价格成为了产需衔接的难点。2003年下半年以来,在煤炭需求旺盛、市场煤价格大幅上涨的情况下,一方面是煤炭企业提价欲望强,另一方面是电力企业宁可停机也不肯以市场价采购电煤,煤、电“顶牛”对部分电厂的燃料供应和正常发电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在电力供应最为紧张时期,甚至出现了煤炭重点产区的电厂停机的极端例子。
  此次电、煤价格同时上调,既与双方事先的期盼有一定距离,但又不同程度满足了各自要求,促成了双方的最终“妥协”。中国煤炭运销协会理事长刘彩英在接受通讯员采访时表示,发改委定下的12元/吨的涨价幅度无论是与市场价还是与煤炭企业的预期都有较大距离,综合多种因素考虑,煤炭企业最终实际受惠只在6到7元左右。而且煤炭历来是电力消费大户,电价上调0.7分/度意味着每吨煤的生产成本将提高2元。电价每度上调0.7分,电煤价格至少应上调15元/吨。国家电网公司一位官员则认为,虽然0.7分/度的电价上调幅度可以抵消每吨电煤上涨12元带来的成本压力,但由于计划内煤到货量只在75%左右,另外25%不得不依赖高价的市场煤,所以企业还是亏损。
  煤电之争仍可能再度爆发
  中国煤炭运销协会理事长刘彩英也把此次的价格上调视为煤电联动的开始,但她认为,价格联动的关键在于煤、电双方调整的幅度要相称,目前煤炭企业和电力企业在行业效益、企业欠债、职工收入等方面都有明显差距,这显失公平。同时她也认为,煤炭价格上涨的同时,电价的适度上浮是应该的,完全依靠电力企业内部消化电煤价格上涨压力是不现实的,电价不动煤价也就动不了。
  据初步统计,2003年我国煤炭产量在16亿吨左右,煤炭总产量和增加量均创历史新高。同时,电力、冶金、化工等主要用煤行业生产大幅度增长,拉动了全国煤炭消费需求急剧增加。全年国内煤炭消费接近15亿吨,增长10%左右。其中发电用煤8.3亿吨,同比增加约1亿吨。根据国家发改委预测,2004年全社会煤炭需求仍将保持一定增幅,其中火电新增装机容量2800万千瓦,需要用煤5000万吨左右。
  据分析,2004年发电和冶金用煤将比今年增加1亿吨以上,其中绝大部分资源需要来自于山西、内蒙、河南等产区。目前神华集团、平朔、阳泉等煤矿尚有部分增产潜力,其他国有重点煤矿增产潜力有限,需要有新的矿井资源来补充,尤其是新增发电用煤中的贫瘦煤缺口较大,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另外,铁路运输压力增大。目前,陇海线、石太线等主要煤炭外运铁路通道的运输能力已基本饱和,煤炭外运量很难再有增加,铁路运输瓶颈制约现象将更加突出。
  在产能和运力的双重约束下,2004年煤炭供应仍将维持紧张平衡,在局部地区煤炭企业提价的欲望仍将十分强烈,煤、电之争仍有可能再次爆发。
  解市场纷争还应用市场手段
  据悉,目前煤电价格联动受两大因素制约:一是我国煤炭价格已经处于较高水平。由于中间环节成本过高,一方面煤炭出矿价偏低,另一方面市场最终用户价格正在逐步接近国际市场价格,这不仅导致企业盈利水平有限,同时也制约了出矿价格的进一步上涨。
  2003年前三季度,原中央煤炭企业补贴前累计盈利8.37亿元,按同期国有重点煤矿原煤产量6亿吨计算,吨煤盈利仅为1.4元,企业盈利水平低可见一斑。在东部沿海地区最终用户价格已接近国际市场价格的形势下,如出矿价格继续上涨,势必刺激进口增加,而且上涨空间有限。在2003年底“煤荒”最为严重的时候,已有发电企业开始向国外进口煤炭。二是电价过高。由于煤炭价格上涨带来的成本压力,目前电力企业要求电价上调的呼声很高,但目前我国电价已远高于西方发达国家,过高的电价对吸引投资、提升我国产品竞争力都形成了障碍。美国电价为0.3元/度,德国则更低,而我国电价一般在0.5元/度,与欧美国家相比,我国电价高出了50%左右。
  业内人士认为,价格联动就是让煤、电价格都上涨,并将其视为解决煤、电之争的“最佳选择”,他们认为国家应放开对电价的政府调控,让煤炭和电力价格都任由市场来形成,在当前需求旺盛之际让电价和煤价都有不同幅度的上涨。但专家认为,我国煤炭企业和电力企业生产运营成本过高,未来价格上涨空间有限,煤、电联动也必然受此制约。以涨价为内容的煤、电联动无法真正解决由来已久的煤、电之争,既然是市场价格上的纷争,还是用市场的手段解决为好。


     编 辑:远帆
Baidu


     编 辑:远帆
声明:本网站新闻版权归煤炭资讯网与作者共同所有,任何网络媒体或个人转载,必须注明“来源:煤炭资讯网(m.freebtg.com)及其原创作者”,否则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利。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本网转载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本网通讯员除外),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1017016419@qq.com



总编辑:李光荣    副总编:韩一凡  顾问:王成祥、王金星   主编:欧阳宏  编辑:杨建华(网站监督)、黄永维、曹田升、陈茂春
备案序号:渝ICP备17008517号-1|渝公网安备50010702502224号
电话:(023)68178780、13883284332
必威网页登入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