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思想观念亟须改造 |
|
煤炭资讯网 |
2003-7-20 10:31:14煤矿新闻 |
思想观念亟须改造
思想观念亟须改造
------黑龙江人应对老工业基地改造心态录
2003-7-20
|
党中央提出加快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的战略决策后,老工业基地人如何理解和应对?带着这个问题,通讯员走访了黑龙江省的企业负责人、政府领导和专家学者,深切感受到,黑龙江人已把这次调整改造当作一次重大的历史发展机遇,但出于不同的利益角度,他们对国家的这项战略决策理解不一,应对心态也不尽相同。 天上会不会掉“馅饼” 当被问及
在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中最需要国家支持什么时,一些国企负责人道出了同一个心声:“国企是国家投资建成的,产权是国家的,国家理所当然应该有投入,可是自从国家实行拨改贷后,国企上项目都要靠银行贷款,近几年银行实行了严格的信用等级制度,由于多数国企的信用等级达不到贷款要求,寻求信贷支持的路也被堵死了,曾经辉煌的国企如今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我们希望国家这次多给点钱,解决国企流动资金严重不足的问题。” 鸡西煤矿机械有限公司总会计师常玉林忧虑地说:“很多国企有好产品、好项目,可是银行宁可看着企业破产也不给贷款。这次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国家如果投入资金困难的话,给予信贷上的支持也行,否则错过这班车,国企再没有搞好的希望了。” 黑龙江煤炭系统干部职工希望国家在调整改造中给予资金支持的心情最为迫切。黑龙江省煤炭管理局副局长张维正说,黑龙江四大国有重点煤矿原来都是统配煤矿,在煤炭形势最好的时期,生产出来的煤由国家统一调配,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期煤炭形势不好了,国家就把煤炭管理权下放给了地方,让习惯了“统配”的煤矿职工只能依靠自我发展。由于没有了国家资金上的支持,这些年全省国有煤矿都捉襟见肘,经常牺牲安全保生产,以至近三年出现65起事故,死亡737人。他说:“过去国家顾不上我们,这回该给我们投入投入了!” 专家评点:黑龙江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经济学博士焦方义教授忧虑地指出,过去国家没少为企业项目和解决企业燃眉之急投入资金,可是很多打了“水漂”,甚至出现“上了项目,黄了企业”的现象。国家在此次凋整改造中不可能再做盲目投资的事,地方政府、企业也不要再做“天上掉‘馅饼’,国家的钱不要白不要”的幻想。如果仅仅把这次调整改造看作是争投资、争项目、争政策,那么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只能为黑龙江省带来短暂转机,不能解决制约黑龙江经济发展的根本性问题。 调整改造是不是什么都振兴 党中央关于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加快调整改造的战略决策,令黑龙江省上上下下倍感振奋,尤其是煤炭、森工、兵工等衰退产业的干部职工在谈到调整改造时禁不住豪情万丈:“我们要紧紧抓住这次千载难逢的机遇,重振昔日雄风!” 大海林林业局为此投入20多万元进行项目规划设计,当得知森工企业没有被纳入黑龙江省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初步规划方案里时,局长张德安深感失望和不满:“森工企业是黑龙江老工业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曾经为共和国建设和发展做出过巨大贡献,实施‘天保’工程后,国家只给了我们护林和保职工生活的钱儿,没怎么给促发展的钱儿,我们森工渴望振兴和发展,老工业基地改造不应该把我们‘扔’一边。” 鸡西矿业集团总工程师卢连宁说:1993年以后鸡西煤矿一直未建新矿井,勘探工作处于半停滞状态。矿井老化,再加上历史包袱沉重,导致国有煤矿吨煤成本居高不下,不低于140元,而市场价为130元左右,这意味着只要生产就会产生亏损,可是不生产职工“吃”什么?国家对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的消息传来,煤矿干部职工普遍认为煤炭产业摆脱困境、乘势而上的机会来了,处处可以听到‘振兴’之声,我们已经开始筹划申请资金改造老矿井和建设新矿井。 专家评点:黑龙江省社会科学联合会主席刘景林说,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不能盲目地喊振兴,放弃有时比振兴更重要。国家不仅不会到处撒“芝麻盐”或搞资金、项目的“大派送”,而且会加大某些产业调整转移和国有资本退出竞争性领域的力度。这对期望振兴国企的职工来说是残酷的,可是对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的大局来说是必需的。有关方面应加大这方面的宣传解释工作,避免国企的广大干部职工会对调整改造产生失望和抵触情绪。 一些国企对调整改造态度“冷漠” 通讯员在调查中发现,对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个别地方存在着“上头热、下头冷”现象,即政府部门热情高涨,积极谋划,而不少企业兴趣不大,尤其是困难企业和正在改制的企业甚至表现出与己无关的态度。 牡丹江市计委高新技术工业科科长张庆涛说:“我怀着极大的热情到国企中组织报项目,可是一些国企由于停产多年,人心都散了,组织不起人力研究项目,还有一些企业正处于改制过程中,企业领导连自己的命运都左右不了,更无法做企业的主。个别企业的干部职工发牢骚说:‘与其研究报什么项目,不如研究研究把欠我们的工资补发了吧’。说实话,我们项目组织得很困难。” 这些企业缘何对调整改造如此“冷漠”?曾是国内轮胎行业排头兵的桦林集团副书记宋振华说:“国家如果早10年、8年扶我们一把,‘桦林’能活得相当好,如今‘桦林’都‘死’了,调整改造对它又有什么意义?企业目前负债累计高达24亿元,去年全面停产。新加破一家企业要兼并‘桦林’,条件是减掉5556人,企业目前正在给这些职工办理解除劳动关系,30年工龄才只得两万多元钱,‘光荣’了一辈子的职工哪接受得了这样的现实。” 牡丹江木工机械厂书记李景平说:“我为国家贡献了一辈子,没想到最后一次做贡献竟是带头下岗,我现在每月拿最低生活保障120元,我心里不平衡啊。企业好的时候政府领导经常到我们厂来,现在见我面都躲着走,人家不愿听我的苦衷。国家决定对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说明国家没忘了曾为国家做过贡献的老企业,可是太迟了。” 专家评点:哈尔滨理工大学杨文超教授说,东北人近年来普遍有失落感,经济落后不是因为自己不努力,这里面的确有很多客观原因。可是,如果把这种对国企的深切留念和对现实的消极不满情绪带到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中,就会形成阻力和障碍。有关方面应引起足够重视,不仅要帮助优势企业乘势而上,而且更应关注困难企业职工的思想状况,帮他们渡过心理上的难关。
|
|
声明:本网站新闻版权归煤炭资讯网与作者共同所有,任何网络媒体或个人转载,必须注明“来源:煤炭资讯网(m.freebtg.com)及其原创作者”,否则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利。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本网转载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本网通讯员除外),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10170164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