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7年9月,中断10年的全国高等院校招生考试制度得心恢复。这年冬天,全国各地有570万人走进高考考场。我国从此迎来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春天。在公平的标尺下,一批又一批年轻人通过高考走进大学校园,在知识中汲取力量,之后逐渐成长为各行各业的中坚。山东龙口矿业集团退休干部王勇说,作为一名农村娃,我为了当年的高考梦想,曾经全力以赴,终收获成功。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高考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都是人生中一段重要的记忆,不论有没有亲身参与,高考的那一年,依然会印象深刻、感触良多。王勇说,48年前,曾经的激情与梦想一直难忘。但每当高考的钟声响起,心中仍会涌起一股希望的暖流,那是青春的回忆,那是梦想的呼唤。
王勇的高考记忆,对于一个农村孩子来说,是改变命运的最好选择。高考除了让我跳了“龙门”,更历练了我的意志和品格,让我领悟到坚守梦想的珍贵,懂得了要想收获就必须加倍付出的真谛,还让我深切地感受到家人的爱、社会的情和时代的恩。
王勇说,我清楚记得,那个年代,高中毕业就意味着读书生涯的结束。也意味着人生的道路,至此已经走上了一个界点,绝大多数农村孩子,基本是务农的一生开始。跨过这个界点,再往前走,祖一辈父一辈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日子将是自己应走的道路。虽然我记得“劳动光荣”这句话,可我却不想去重踏祖辈父辈那一成不变的足迹。
那一年,王勇无论自己是怎么的不情愿,高中毕业后还是踏了上辈人的足迹,成了生产队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繁重的劳动使他稚嫩的双肩已不胜其力,机械式的劳作使他幼稚的思维已变得麻木。正当王勇对未来失去信心、处于人生迷茫中的时候,恢复高考的消息犹如一缕清风,吹进了农村。也吹动了王勇沉寂的心。听到这个消息的王勇第一反应把过去散乱的课本收集起来,如饥似渴地学习。当时,只有一个念头,我要高考,我要读书!在村里“老学究”的建议下,报考了矿院,毕竟矿山学院录取的分数要相对低一下,有机会上大学,就能跳出“农门”,没有想到一考即中,进入了采矿系学习,尔后进入了煤矿工作,一干就是40多年。
面对高考,作为一名过来人,王勇说,当下有的年轻人,高考时重视挑专业,认为有的专业好,有的专业不好,没有出息。我觉得,每一个专业,都值得尊重。从农村到矿山工作,我学的采煤,当初很多人觉得这个专业不好,苦累并重且不安全,但只要用心,一样出成绩。王勇说,在矿山工作四十来年,自己获得全煤科技进步二等奖、全省煤炭技术攻关一二等奖,并获得优秀技术管理干部称号。
如今,高考,是一场青春的盛宴,是一次人生的历练。王勇说,如果没有高考,我这一辈子可能就在农村种地了,更别谈见识外面的风景了。高考,它让我们明白了努力的意义,让我们懂得了坚持的力量。无论我们身处何地,无论我们从事何种职业,我们都应该珍惜这段宝贵的经历,用它来激励自己,不断前行。那是青春的回忆,是梦想的呼唤。让我们怀揣着希望,坚定地前行,用努力和汗水书写自己的人生篇章。当然,假如没有考上大学,也要记住,条条大路通罗马,只要努力,一样能够成就自己的理想。因此,几年前,当自己的孩子参加高考时,告诉孩子,不论是学什么专业,一定要上大学、一定要学好,学精,这不仅是改变命运的机会,更是有机会实现自己梦想的渠道。
王勇说,虽然退休多年了,但闭上眼,仿佛能听到那时的欢声笑语,感受到那时的热血沸腾。几十年前,我们为了梦想而奋斗,为了未来而努力。如今,虽然我们已经不再是那个穿着校服的少年,但我们的孩子依然怀揣着梦想,依然坚信着自己的价值。
今年的高考正在进行中,我作为一名过来人,建议大家:“不管孩子考得如何,都是家长的骄傲。”“一眨眼孩子就长大了,人生真是一场考试接着一场考试。”“十二载寒窗苦读,希望每一个孩子能够金榜题名。”
时间之河川流不息,每一代青年都有自己的际遇和机缘。对2025年的1300多万考生来说,高考或许已不再是“改变命运的独木桥”。但作为特殊的“成人礼”,高考仍然是莘莘学子需要面对的重要考验,它不仅是对知识水平的测试,也是对意志和耐力的磨砺。因此,作为曾经的大学生,建议高考生要认识到,高考是这些年轻人迈向成年之路的一道关口、通向梦想的一扇大门,更是你们书写青春华章的一个新起点。
2025年高考即将结束,作为一名过来人,我应该告诉每一名学子,梦想从学习开始,事业靠本领成就。人的一生只有一次青春,而青春是用来奋斗的。人生赛道无限可能,只要矢志追求、努力拼搏,前路都会海阔天空。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眼睛发现中国精神,用耳朵倾听人民呼声,用内心感应时代脉搏……从高考走过,把自己的小我融入祖国的大我、人民的大我之中,拼搏的人生会更有价值,奋斗的青春会更加精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