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5月25日下午5点多钟,一阵洪亮的宣誓声从淮海战役总前委旧址文昌宫大院内传来。
为巩固党史学习教育效果,安徽淮北袁店一矿综采二区和调度信息中心两家共建党支部,决定组织党员到淮海战役总前委旧址接受红色教育。当天下午四点半,两家单位10名党员一起赶到临涣镇文昌宫。
闻名中外的淮海战役是解放战争三大战中政治影响最大、战争样式最复杂的战役。淮海战役总前委于11月10日由河南张公店迁至临涣镇文昌宫,召开了重要军事会议,研究制订了战役的作战方案。
临涣镇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镇,早在春秋时期,这里便是宋国的邑,至今尚保存着当时的夯土城墙。文昌宫座落镇中,原名昌帝宫,始建于唐。淮海战役时,文昌宫为一座坐北朝南的两进院落,砖木结构。占地长100米,宽33米,面积3300平方米。在淮海战役期间,文昌宫一度作为整个战役的总指挥部——淮海战役总前委的驻地。
双堆集歼灭战是整个淮海战役的第二阶段,在以邓小平、刘伯承、陈毅、谭震林、粟裕等五人为总前委的指挥下,解放军中原、华东两大野战军并肩作战,从1948年11月23日至12月15日,浴血奋战23昼夜,取得了重大胜利。
当天下午,综采二区和调度信息中心两家单位的10名党员怀着崇敬的心情走进了淮海战役总前委旧址。在总前委人员浮雕像前,综采二区党支部书记陈波带着党员们重温入党誓词。随后,党员们参观了陈毅张茜住室、邓小平住室、藏书阁等。
调度信息中心副主任李东动情地说:“我是第一次来到这儿,看了淮海战役总前委的住处,想想当年战役的惨烈,我们没有理由不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