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俞益民:家乡的丧葬习俗 |
|
煤炭资讯网 |
2020/8/9 13:24:23散文 |
家乡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殡仪改革之后,对过世者,开始采取了火葬。之前,那里有一种特殊的丧葬习俗。那种习俗,不知肇始于何时,滥觞于何处,目前已无从稽考。老家是在新罗区白沙镇罗畬村(旧属宁洋县集宁里小溪社,即宁洋县第三区)。其习俗大致可以归纳为如下几个特别之处—— 对死者的称呼不同:对五十岁以上过世者和五十岁以下死去者的称呼不同。对活到五十岁以上过世者叫长寿。过世者称为盖老该寿、走了、过世等等。对成年人到五十岁以下死去者叫夭寿。死者就叫夭寿、了寿、短命等等。 丧葬的待遇迥然有别:一是埋葬的方式不同,有挖洞埋与掘窟埋之分。对五十岁以上过世者必须采用挖洞埋葬,须找好风水宝地,挖好洞穴,做好坟墓,把棺柩塞进洞里,然后把洞口封密,让死者可以挡风遮雨。而对成年人到五十岁以下死去者则只能掘窟埋葬,就是随便找一个偏僻的地方,掘一个棺材窟窿,把棺柩安放下去,盖上泥土,草草了事,让死者任凭风吹雨打。二是抬棺柩的方法不同,有软杠抬与硬杠抬之分。对活到五十岁以上过世者必须采用软杠抬,就是抬棺柩必须用新购买的老式背巾,视路况和族人多寡,分前后各一条或者两条老式背巾穿过棺柩底部打结,用横杠前后各两人或者各四人横抬着前进至坟墓去安葬。而对成年人到五十岁以下死去者则只能用硬杠抬,就是抬棺柩随便用竹篾或者麻绳在棺柩前后捆绑起来,用竹子直穿过去,前后两个人用直抬去棺材窟埋葬。 忌讳白发人送黑发人。即在同族中,长辈人不送后辈死者:因为人生的三大不幸是“少年失怙,中年丧妻,老年失子”。而旁族之人则另当别论。 还有就是死的地点不同,即在房屋内与房屋外死的待遇有所区别。成年人无论大小,大凡在房屋内过世者,死者可以放入主厝大厅。而不在房屋内过世者,则称为半路死,死者就不得放入主厝大厅,只能在房屋外面搭棚安放或者寄放简易茅寮,等待埋葬。 另外,我们家乡族亲还有一种特定的风俗就是逢喜事必请,丧事自来,不论是什么欢喜冤家,死者为大,一律平等。 是为家乡丧葬之异俗,多不为外人所知晓。
|
|
声明:本网站新闻版权归煤炭资讯网与作者共同所有,任何网络媒体或个人转载,必须注明“来源:煤炭资讯网(m.freebtg.com)及其原创作者”,否则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利。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本网转载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本网通讯员除外),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10170164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