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尹志明:街洞当年的集体经济很“红火” |
|
煤炭资讯网 |
2018/6/6 10:56:55散文 |
前不久,碰到一位当年女集体工时,当得知她已经退休,退休工资有1900多元时,此时,矿山集体工这个历史符号又重新跳跃起来了。 上个世记七十年代末,当时的街洞煤矿退休知青有二百多人,安置成了大问题。1979年,街洞公司首先成立了立新厂(有立新功之意),立新厂的厂房由街洞煤矿无偿拨付,厂房面积有二百多个平方,安置有二十多个知青。后又成立了街洞煤矿服务公司,服务公司下辖编织厂、土建队、商店,后来立新厂也归服务公司管辖,每个厂的启动资金是从矿借来的5万元。 当时的私人商店很少,因此,服务公司商店生意很红火,过节的时候,不到三十平米的综合商店一天的营业收入能达到一千多元,这的确不是一个小数目,因为当时矿山人平月工资也就几十元,营业员按销售收入提成,生意好的时候,营业员的收入甚至可以超过矿里的全民工。 服务公司商店还办起了小型食品加工厂,厂房面积只有一百多个平方,加工了购置了烘烤箱等简单工具,并安置女集体工五人,并从苏州请来做苏月饼师傅,当时这五名女集体工上手很快,所做的苏月饼也以酥软、口感好很快得到了市场认可,产品还销到了郴州市。 当时有一名姓欧的女集体工由于患风湿性心脏病,引起二尖瓣狭窄,走路出气不赢,他的丈夫齐师傅是矿里的一名普通职工,不仅承担起照看妻子的责任,每当中秋节来临时,月饼很俏,也是加工厂生意最红火的时期,齐师傅除了上班外,所有的时间都帮助妻子做月饼,一个月的时间能赚上好几千元,不仅解决了妻子的医药费,还可以贴补家用。当时的食品厂还搞起了加工业务,每当过节的时候,矿里的家属便拿来面粉,鸭蛋,白糖,经过这五名女集体巧手加工(不加添加剂),烘烤出来的蛋糕、饼干特别香、也特别好吃。回想起来,现在的蛋糕、饼干怎么吃,也吃不出当年的味道来,后来附近的村民也拿来面粉,鸭蛋,白糖来加工厂进行加工,生意很是红火。 当时为了扶持集体产业的发展,矿派来的经理及管理人员来扶持集体经济,工资、奖金由矿里发,基本上也算是旱涝保收。过节的时候,经理管理人员也会分到一些物资。但由于是富余人员,经理管理人员总觉得自已地位不高,经理是一些到退休年龄的人,自然也没有什么长远打算。一些女集体工想方设法到外面找对象,有关系男集体也一心想调到外面好一点的单位,没有关系的男集体工则把对象放在了农村。 1984年,我由矿的总库库管员调到服务公司担任商店会计工作。当时的我除了有个高中文凭外,对会计工作一窍不通。第一次与总会计见面,我带着一个比头大得多的皮帽,与身体极不相称,自信心也不强,说话的声音都是怯怯的,记得总会计的第一名话说的是:搞会计的,都是专业学校毕业的,你能行吗? 回家后,我只好借来几本会计书,日夜苦读,还好有一个退休的老会计带,业务也慢慢上手了,生意好的时候,光背货、卸货一个星期就有好几次,好几车货,开票要持续整整一天。记得当时一元钱一瓶的“一滴香”,1.57 元一瓶的“中华大曲”卖得很火,也给公司带来了可观的效益。当时的感觉就是一天总有干不完的活。 然而仅隔几年,随着私人商店的兴起,服务公司商店生意面临很大的冲击,商店积压的货也越来越多。到了九十年代初商店就维持不下去,只好靠处理存货过日子。编织厂也在乡镇企业的冲击下,由机声隆隆变成机声稀稀了。立新厂变成节能设备厂,1985年再变为全民制的郴州锅炉厂。靠制造燃煤锅炉起家,郴州锅炉厂红火的时间最长,产品曾一度销往江西、广东,很受用户青睐。但随着生物锅炉的兴起,国家环保力度的加大,燃煤锅炉成限制性产品,锅炉销售也受到了很大的阻力。制造锅炉的声音,只能依稀可听了。 搞的好的集体企业大都经过改革变成了股份制企业,靠的是机制的活力。而煤矿当年大多数的集体企业大都悄然无声,或行业的限制,或机制没有跟上时代的要求,我想这一切对我们今天的改革颇有一些启示吧?! |
|
本网站新闻版权归煤炭资讯网与作者共同所有。任何网络媒体或个人转载,必须注明“来源:煤炭资讯网(m.freebtg.com)及其原创作者”。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