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红的“共产党员”徽章在安全帽上闪光,平凡的工作岗位释放着共产党员的人生理想。在陕煤集团铜川矿业公司(局)陈家山矿有许多这样的共产党员,他们长年累月地坚守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用勤劳的双手、坚实的臂膀托起了企业发展的梦想,成为矿山安全生产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何万明:带好队伍征服千米深井
综采队是陈家山矿采煤的主力军,何万明同志从综采“三机工”到机电班长、机电副队长、队长,他自始至终把如何尽职尽责圆满完成上级组织安排的各项工作任务为基准,并从自我学习入手,不断熟练掌控综采机械设备操作与管理技能,为充分发挥机械化在安全生产工作中的潜力,为矿降本提效保煤质,实现产销平衡付出了艰辛的努力。
安全是煤矿永恒的话题,在安全管理上,他始终坚持“安全就是效益”的思维模式,将考核与区队安全管理相结合,并完全应用到了实际工作中去,特别是2016年3月下旬的一天17点班,该队所开采的425工作面突然来压,切顶、片帮加之该采面支架工况较差,为了防止顶板与片帮煤事故,何队长饭未顾得吃立即自带“方便面”下井,到工作面在注重两端头安全管理,防止冒顶事故的同时,他一边为煤机司机提醒预防片帮煤,一边指挥支架工及时跟机拉架并打出护帮板,防止漏顶和加大支架对顶板的有效支撑力,同时加快煤墙推进度,对压死的四台支架,他亲自带领支架工进行处理,由于工作安排到位,现场指挥到位,避免了一场自然灾害。为了提振职工队伍的精气神,他通过面对面座谈交流等方式,定期开展职工心理调查分析,了解职工群众的所思所想;动员区队党员建立职工心理疏导档案,主动进行心理疏导和干预,化解职工的心理“疙瘩”。
除了当好“引路人”,何万明还坚持与职工同上同下,脏活累活与大家一起干,用实际行动传递了正能量。工友们常说:“都说何万明是党员、是队长,我们都说他是我们的兄弟。”
韩水明:敢于把困难扛肩上
说话声音洪亮,走路虎虎生风,做事干净利索,他是一个有着20年党龄的优秀共产党员,他在井下一线工作了30年,是煤矿通风战线的尖兵,是井下员工的安全守护神,他叫韩水明,陈家山矿通维区区长。
“一通三防”作为矿井安全生产管理的天字号工程,容不得一丝一毫的马虎和掉以轻心。韩水明经常深入工作面进行监督检查,针对井下老巷盲巷进行治理,积极配合队里采取有效措施对工作面进行治理,为了有效的堵住跑风现象,他全月不休一个班,有时为了确定一个数据,一个班中,他要下两次井,不管距离有多远,他亲自到现场进行检查;有的人奉劝他用不着太认真,但是,他说:“兄弟们的安全最重要,干通风的光凭借感觉做事情怎么行?数据才是准确的,才能保证安全。”为了把风量调试好,他每天都深入到井下,好几千米的巷道他都要亲自跑一遍,到现场观测、掌握各项数据,保证准确无误;从事通风工作这些年来,在他的办公室里,积累厚厚的工作写实记录,为了准确观测好数据,他总是认真查看通风系统图,这个习惯保持了10多年,对井下各地点风量铭记在心。
还记得,该矿东翼轨道大巷过车风门进行改造,他深入工作现场和大伙一起运料、做墙,在5天时间内完成了工作任务,在他的带领下矿井实现了瓦斯治理“零”超限目标。韩水明说:“作为一名老党员,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敢于把困难扛在自己肩上。”
“有困难他主动担当,有问题他总会积极面对,值得我们学习!”谈起韩水明,工友们这样评价。
吴培春:把企业当成自己的家
吴培春是一名共产党员,也陈家山矿机电车间的副队长,在这个岗位上已经坚守了20多年。工作中,他是勤俭持家的好手,有人说他是单位里的“聚宝盆”,也有人说他是“大老抠”。
为了解决电气设备的疑难杂症,吴培春认真摸索,从书本学知识的同时,把各种问题分类记录在本子上。有时为了研究“治病”良方,他甚至熬到深夜。通过不懈努力,一台又一台的废旧设备再次披上“战袍”,走上了“岗位”。在吴培春的带动和鼓励下,身边的工友也逐渐学会了如何去“抠”。
在工作中他保持勤俭节约的作风,积极在班组开展“增收节支”活动,以身作则,从不浪费一个螺丝,不丢弃一根铁丝,在班组建立了废旧材料回收台帐。每种材料都按需领取,对当班用剩下的材料在升井后都交回库房,在他的带动下,该车间机加工班组仅一年就节约材料18万余元。该矿安排机电车间大修一台160型综掘机,车间领导将这项任务交给吴培春,接到任务后.他立即组织技术强将,制定作业方案,安排专人紧跟整个施工过程协调解决遇到的问题,经过解体、清污、整形、喷漆、修复、更换损坏的零部件等工序,按时完成了160KV综掘机组大修任务。凭着对机电维修事业的热爱和强烈的责任心,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一步一个脚印辛勤的耕耘着,他用平凡的事迹,生动地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的风采。
吴培春说:“企业经营困难,日子得‘抠’着过,修好了用上了,省下的是大家的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