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4月17日,作为陕煤集团铜川矿业公司首支走出去承接企业保安工作的东坡矿44名职工,迈着坚定的步伐,奔赴陕北神南产业发展公司。这是铜川矿业公司走出去发展队伍中,第一个以保安业务为主的矿工群体,也是铜川矿业公司党政不遗余力推进富余人员再就业,重新上岗努力寻找的新项目。
从矿工转身为保安,不仅是工作业务的转变,也是这些矿工从井下到地面的华丽转身。秉承着铜煤矿工“敢打硬仗 善打硬仗”的优良品质,在经受矿井关闭的阵痛后,他们用沉淀的能量和激情,踏出“内强素质、外树形象、锻造一流保安精兵”的转型之路,重塑自身,涅槃嬗变。
誓将“压力化动力”
摩擦、碰撞、融合、共进,这是一个初期创业者需要经历和适应的必经过程。从4月18日开始,这支矿工保安队与当地的西安市保安公司进行混岗作业,而按照约定,对方将在26日撤离,短短的一周时间里,矿工保安队必须融合从理论学习到实际上岗认知的历程,压力可谓“山大”。
“队伍必须经过一次次的阵痛和裂变,不断超越才能走出昔日的‘死胡同’。”保安队副队长李双虎这样说。从单一的生产型职工,到独自负责片区安保;从对一个主体负责,到对两个主体负责;从井下工人,到保安身份的转变,是摆在东坡矿保安队管理者和员工面前无法回避的问题……矿工到保安的华丽转身,这些问题都在考验着这支队伍,他们大多数都是从事了半辈子井下作业的矿工,从千尺井下到阳光地面,让拿贯了铁锹、听惯了轰鸣、习惯了胶靴的身体手拿警械、穿上一身笔挺靓丽的保安服,多少有些不适应。很多人自己也在心里打鼓“到底能不能干好”,加上对保安工作认识不足,“得过且过”的心态不乏其人。
“压力就是动力。我们只有把压力化为动力,才能不被压力所击垮!”欢送会上,带队进驻的副矿长白晓增的话掷地有声。
为了尽快把压力转化为工作动力,3名管理人员甄选了以退伍军人、思维机灵敏捷的10名骨干为“前锋”,分别安排到南门、东三门、西二门、办公楼大厅等重要岗位“偷师学艺”,抓紧一切时间来熟悉业务。这种以先学带动后学,骨干带领团队的方法,让队伍在一周内迅速转换了角色、进入了工作状态。
磨炼才能获“新生”
“稍息,立正,跨立!”烈日当头,教官孙涛的喊声老远都能听到。每天集训两次,每次不少于2个小时,每班不少于20人,这是保安队队长王国君对这支队伍的最低要求。
“高素质的保安队伍可不是一日就能‘炼’成的,需要经过相当长时间的磨炼、摔打。”王国君平静地说。他深深明白,每一位保安队员的素质不提高,队伍的整体素质就得打折扣;只要有一个队员的形象不好,整个保安队的形象就会受到影响。他认为:良好的身体素质是做好本职工作的前提,军事训练能培养保安员良好的素质,通过训练增强保安员的组织纪律性,养成服从命令听从指挥的良好习惯,对增强保安队伍的战斗力具有重要意义。于是,一场内强素质、外树形象的“持久战”在“矿工保安队”打响,而这个目标,一定就是三年。
一会烈阳当头,一会风沙弥漫,多变的陕北天气映衬着教官孙涛的一张黑脸,伴随着他的吼声中,每天的集训效果逐渐显现,队伍从最初的稀散松弛到现在的一板一眼,精气神发生着明显的变化。这位神南产业发展公司负责保安集训的教官,通过半个月的集训,对这支队伍的直观感受是“能吃苦、韧性强,适应快”。对与这支队伍今后的业务能力,他充满信心。
责任心放在第一位
安全是建队的责任,是服务客户的保证,是保安工作的第一要务。6个作业点,14个岗位,巡查一圈需要一个半钟头。每天,矿工保安队员们就驻守在自己的岗位上,不敢有一丝一毫的松懈。谈起这种转变,最多的话语就是“责任心”。
查验货车,检查出门证,核对签字并拍照,然后放行。这一套流程熟练的在原东坡矿运输区电车工邢金祥脑海闪过。从上午8时接班,负责西二门的安保工作开始,短短的一个小时,他已经认真检查了8辆出入的车辆,并做好了登记核对等一应比较繁杂的手续以备查验。以前和人说话都脸红的小邢,如今面对出入的上百辆车,敬礼、查验、放行等一套流程做的驾轻就熟、一丝不苟,谈起这种变化的感受,他用“责任心、细心、耐心”三个心诠释了安保工作的核心。近一个月下来,像小邢一样的很多队员都在潜移默化中逐渐发生了自己都不清楚的某种改变。
不同的文化碰撞,思乡的情绪交融,队伍的磨合交织中,必然会有这样、那样预想不到的问题。而这支稍显稚嫩的首批保安队,坚持发扬了铜煤人“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和东坡矿“三好”品牌的优良作风,踏出了坚实的步伐,赢得了用人单位的称赞,也进一步坚定了公司党政拓展“走出去发展”的新渠道。
令人振奋的是,铜川矿业公司党政与陕北柠条塔矿业的保安对接业务也已经达成了意向。5月底,又一批铜煤人组成的近100人的保安队伍即将开赴柠条塔煤矿,进入陕北侏罗纪煤田这个黑色的宝库。
铜煤走出去发展之路,在持续延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