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封百度公司内部邮件流出,称公司近期发生多起“有偿删帖”等涉嫌犯罪案件,公司3名员工被刑拘。8月4日,百度公司一管理人员证实此事,称将联合公安等部门严打“有偿删帖”等违法行为。
“有偿删帖”在当下已经成为业内的“潜规则”,一些网站编辑公开宣称“删除一条新闻3000元到几万元不等”。此次,百度公司自曝家丑,而公安机关迅速介入,给打击“有偿删帖”带来曙光。然而,打击“有偿删帖”绝不止刑拘几名网站员工那么简单,法律须全方位打击“有偿删帖”。
“有偿删帖”首先最直接损害的是互联网公司本身的工作秩序,它让公司的各种信息发布围绕着收钱的数量而打转,扰乱正常的互联网秩序。其次,“有偿删帖”还侵犯了公民的言论自由和知情权,它阻碍了公民自由地发布信息,也让其他想自由知晓信息的公民丧失了知情权。最后,“有偿删帖”更是毒化了社会风气,让社会形成“有钱能使鬼推磨”的意识。
“有偿删帖”的互联网公司员工帮助他人删帖,收受他人钱财,涉嫌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他们被公安机关刑拘是罪有应得。但是,对于花钱删帖的人员,笔者建议也应以涉嫌对非国家工作人员行贿罪刑拘和提起公诉。
更重要的是,要对那些幕后的网络删帖公司进行法律惩治。那些花钱删帖的人员背后,往往是站着一个集团化的网络删帖公司。目前,有调查表明,网络删帖公司已经渐成气候,向产业化进军。这样一个集团化的网络删帖公司,对于互联网正常秩序的干扰,对于公民言论自由和知情权的侵犯危害更大。对于这样的公司,有关司法机关应对他们进行惩治,要及时铲除这类公司生存的土壤。
对于目前一手交钱、一手删帖的行为,法律打击还有依据,一些通过人情或者施压进行的删帖和那些通过网络删帖公司间接进行“有偿删帖”的行为,法律上却是一片空白。而事实上,这些行为同样造成干扰网络正常秩序和损害公民言论自由、知情权,亟待法律规制。
所以,对于“有偿删帖”,对已有法律规定的,有关司法机关要加大打击力度,要对受贿人、行贿人一网打击,除恶务尽;另一方面,对于法律存在空白之处的,则要认真调查研究,尽快制定出有效的对策。(杨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