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时间,某企业90后员工小张很是纠结,他作为企业花重金送某职业院校培训深造的骨干员工,学成归来应该高兴才是,为什么如此纠结呢?经过了解,方知小张纠结原委。原来小张培训深造的院校虽然是他所在企业的定点合作院校,但是企校之间却缺乏沟通交流,培训深造的课程和专业也与小张本身岗位需求相差甚远。尽管小张培训了两年,但他回到企业原来的工作岗位后,却感觉所学知识作用不大,这颇让小张有培训无功之感。经过笔者打听,发现像小张这类由企业送到职业院校培训却效果不好现象在很多企业都存在。
近年来,随着招工难度的增大,很多企业一边变招工为招生,一边和技工、职业类院校进行合作,选派骨干员工和新进员工到这些院校进行代培深造,很好开阔了员工的视野,提高了员工的综合素质和岗位技能。但是,也有些企业把员工送到职业院校后,却缺乏和合作院校的沟通交流,也缺乏对送培员工的跟踪管理,导致校企合作成为了“两张皮”。培训的员工达不到企业的期望值,这不仅使企业浪费了培训资源,也使送培的员工培训效果不好,极大影响了送培员工的学习积极性。
提到校企合作培训员工,就不得不提到德国的三元制职业教育模式。德国有着浓厚的尊重专业技能的传统,而它在企业高级专业技术人才培养方面的一整套行之有效的体系被认为是其制造业企业实现长期发展目标,保持产品高质量,在国际竞争中占有优势的坚实基础。德国十分重视应用科学教学,不仅在企业员工培训的政策上给企业一定的照顾,调动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和培训的积极性。
德国还着力解决单纯院校培训给员工带来的知识局限的弊端。要求送培员工要经常去企业参观考察,学员毕业设计的题目70%由企业结合实际需要解决的问题提出,并大多在企业完成。同时,德国企业不仅积极指导员工到合作院校培训的整个实践教学过程,还可以对合作院校的教学成果进行评价和考核,还为实践教学提供经费。德国这种重实践、重技术的企业员工培养模式,特别是政府以政策及法律手段发动学校、企业、行业多方协作,共同培育高技能员工的方式值得借鉴。
据笔者了解,当前,很多送培员工对到院校学什么,学什么专业好,目标并不明确。相对于企业而言,则希望院校更注重学生应用和实践能力培养,缩短送培员工培训周期,送培员工尽快学到企业所需的知识,培训回企后就能上手。而院校则希望通过与企业合作,提高学校教学质量,把学员推到一线,让学员“在做中学,在学中做”。同时,校企双方都会提供带薪培训方式,让送培员工真正提高岗位技能,而不只是仅仅学到课本上的知识。
最让企业无奈的是,送培回来的员工却迟迟上不了手,并没有达到预期的培训效果。因此,员工如何利用参培机会尽快提高自身素质,回到企业后尽快适应企业需要,仅靠学校课堂书本知识肯定远远是不够。开展良好的校企合作,培训企业需要的优秀员工,提高技工类高等院校的教学质量,达到校企共赢是企业和院校都应该重视的问题。
要解决这些问题,笔者认为职业院校、企业及员工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
第一,企业要把好员工选派关口,根据自己所需选派参培员工。实行企业与各职业院校联合办班培训的方式,企业要筛选和培养思想道德好、技能水平高的员工作为企业优秀人才培养的目标,把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作为重点培养内容,将提高学员实际操作技能与提高思想和职业道德素养并重。参加培训的学员接受系统的理论与实践培训,同时,企业针对自己所需的工种和专业定向培训学员,由企业将需要的工种告知合作院校,院校针企业所需专业人才招生,并开展有针对性的订单式定向培训、培养。参培学员培训毕业后,各项考核合格回企业工作。
第二,职业院校要提高培训水平,保证企业送培员工的培养质量。建立和完善适应企业发展需要的高技能人才培养特点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管理制度。根据参培员工学历层次、岗位来源、专业设置、课程特点等,灵活确定学制及教学重点。对来自生产一线、接受高技能培训的企业学员, 要坚持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的原则,深化理论知识,提高操作技能。逐步推行学分制管理模式,实行弹性学制。加大教学管理力度,完善教学考核机制,严把教学质量关,确保企业员工培养质量,使参培学员满意,合作企业满意。
第三,职业院校要建立合格师资队伍,围绕企业实际需求开展培训。职业院校要围绕企业发展和企业生产急需,实行“定向”、“订单”式培训,为企业“量身定做”合格的技能型人才,对企业培训专业、职称的需要,有计划、有步骤地选派教师到企业沟通协调,到企业生产一线学习新型设备操作技能,使教师队伍理论素质与操作技能同步提高。同时,职业院校可以选派专业教师进企业挂职,调查研究企业发展趋势、企业的管理经营体制、企业对技能人才的需求,了解企业特殊工种、专用设备、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等方面对技师学院的客观要求,还可以聘请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企业高技能人才担任兼职专业课教师和生产实习指导教师,壮大师资队伍。
第四,校企双方要建立定期沟通协调机制,加强培训过程中的协作交流。送培员工在培训深造期间,参培员工要由职业院校老师带队定期回到企业了解参培员工岗位变化情况,以真实课堂、真实项目、真实环境来带动参培学员提高素质。校企双方可以联合开展技术攻关和技术交流,使送培员工熟悉和适应企业原岗位工作。要让参培员工了解企业岗位情况,这样有目标地培训深造,回企时才不会困惑,才能通过校企合作真正打造出一支实战型的优秀员工队伍。
第五,参培员工要积极主动学习,适应企业发展需要。员工要积极主动,明确企业送自己出去培训的目的,明确培养的目标和方式,解决自己在培训期间找不到培训选题,而企业有题目却找不到专业人才做的问题,特别是打破“学校的东西企业不适用,企业的东西学校不认可”的怪圈。同时,送培员工在职业院校培训期间仍要参与企业生产与技术研发关键环节工作,较好利用企业和职业院校的资源,把自己打造成企业需要的高技能人才。
总之,要真正解决校企合作培训员工中的“两张皮”问题,笔者认为,需要企业和职业院校及企业员工的共同努力,在合作中不断探索校企双方合作的最佳模式,同时也利于员工尽快成长成才,使之更好服务于企业发展所需,达到企业、院校和员工三方共赢的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