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进一步推动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为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动力、有力舆论支持、良好文化条件。11月4日至7日,
陕西煤炭建设公司庆祝第12个记者节、举办新闻通讯员培训班,正是该公司党政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推动企业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有力举措。然而,如何推动企业文化建设,其中发展的引擎在哪里,使该公司员工通过培训班得到了答案。
企业需要优秀文化人才。今年的新闻通讯员培训班,是该公司通讯员培训班近年来聘请老师级别最高、受训人员人数最多、办学条件最好的一次,这些足以证明了公司党政领导班子对未来企业文化发展和文化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视。陕煤建司当前正处于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在强抓基础方面,处在黄陵的双龙、瑞能、苍村三矿正在以科学管理、精细管理的“王村模式”为榜样,发掘自身优势,不断加快建设现代化矿井步伐;在产业延伸方面,一边是内蒙古纳林河煤化工园区紧锣密鼓建设的号角和青海投资公司成立,一边是中环公司迁厂扩建项目浓墨重彩的落成尾声……在这个重要的发展历史时期,企业为之壮大,职工为之富裕。正像该公司向书记在开班典礼上所说,我们要立足长远,运用机制创新、体制创新,把优秀的人才吸引起来,通过手中的笔和镜头,为企业记录历史、倡导新风、引领风尚。
放宽眼界方能提高素质。在培训期间,声音最强、感触最多的,莫过于老师们关于“加强学习”和“提高素质”的要求;反映强烈的,莫过于学员们“不会写、怎样写”的疑问。无论是中国煤炭报、陕西工人报、各界导报,还是业内同行的老师,他们以独到的见解、淳朴的语言和大量专业成果,向80多名基层通讯员传授了新闻写作知识和技巧。老师们说,要“多学习、多思考、多动脑、多写稿”,要“腿勤、眼勤、手勤”,但更重要的,是要博学多才才能担当重任。诚然,唐代诗人杜甫在《望岳》中写道: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不止是他要攀登泰山极顶的誓言,也是攀登人生顶峰的誓言。对于通讯员来说,必须树立远大的理想和抱负,以新闻培训班学习为契机,读懂老师的每一句话,这样,不管是在新闻宣传稿件的写作中,还是在人生历练的征程中,都会在企业提供的舞台中大显身手。
工作之中真正体现“走转改”。通过此次培训班,学员们了解了中宣部等五部门在全国新闻战线提出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的意义和宗旨。作为新闻通讯员,作为与职工群众并肩奉献的同事,我们不能一听了之。在此次培训班上,学员来自于两种群体,即是基层单位的新闻宣传骨干和素质较高的大专院校毕业学生。不同职业素养的两种群体,让新闻培训课堂紧紧连在了一起。说是新闻专业培训,与其不如说是人生成长的课堂。煤炭报总编室副主任丁菁说,“新闻无学”,她道破的是无学胜有学,这是工作学习中值得借鉴的。此次参训的通讯员都很年轻,都是企业未来发展的主力军,通讯员不只要在写稿件时做到“走、转、改”,更要在实际工作中扎扎实实沉下身子,与工友、与同事共同担当工作重任,与他们共同分享胜利喜悦,始终把责任顶在双肩,做一个新闻宣传有心人,做一个乐于奉献的好员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