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淮北桃园矿党委紧紧围绕“建设和谐矿区”中心,努力构建“655”思想政治工作机制,切实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牵引力、推动力、保障力、感召力、吸引力”,以此助推矿井安全生产。
发挥导向功能,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牵引力”。认真组织学习集团公司、矿“十二五”发展规划,帮助干部职工准确把握企业的发展战略、目标任务和重大举措,在干部职工中唱响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的时代最强音。针对干部职工普遍关心的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安全生产等热点问题,把各项政策措施讲清楚,把对职工群众的利益安排讲明白,做好解疑释惑、增进共识工作。加强广播、电视、网站、工广大屏、公开栏、宣传栏、荣誉栏等宣传阵地建设,唱响主旋律,引领新观念,凝聚精气神,不断提高宣传质量和宣传效果,为矿井转型、和谐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加强爱岗敬业教育,帮助和引导干部职工牢固树立“企业兴衰,人人有责”、“桃园煤矿我们共同拥有的家园”的观念,增强热爱企业、珍惜岗位、立足本职、扎实工作的责任感。
发挥服务功能,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推动力”。把思想政治工作渗透于企业管理全过程,根据集团公司、矿不同阶段的工作重点确定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要求和任务,把改革发展的关键环节、生产经营的薄弱环节,当作思想政治工作的重点,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使思想政治工作与生产经营等各项工作同轴共转,同频共振。建立健全班组各项管理制度,形成以班组长为核心的班委会集体领导管理体系,用制度规范班组行为,做到月有考核、季有评比、年有总结,考核成绩作为评先的依据,实现班组管理制度化、系统化。严格落实班前会制度,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重点搞好安全质量标准化动态达标,加强隐患排查整治,夯实班组安全基础。
发挥调节功能,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保障力”。构建和谐党群干群关系,牢固树立群众观点,保障职工群众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问政、问计、问需于民,着力解决职工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不断提高广大职工的公平感和满意度。创新群众工作方式方法,引导干部职工用正确方式处理人际关系、表达利益诉求。完善、固化党员领导干部联系点制度和扶贫帮困制度。加强信访稳定工作,更加注重机制建设,逐步形成科学有效的利益协调机制、诉求表达机制、矛盾调处机制和权益保障机制。
发挥凝聚功能,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感召力”。把解决思想问题同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顺应职工对幸福生活的新期待,深入了解职工群众的困难,想方设法帮助职工解决实际问题,为职工谋福利。坚持实施送温暖工程,继续实施节日困难职工慰问与日常救济相结合的扶贫济困机制,开展“金秋助学”、 职工免费体检、大病救助等职工帮扶活动。加强后勤服务,大力实施民生工程,为职工办实事、办好事,提升职工生活质量。大力实施安居工程,加大棚户区改造和廉租房建设力度,完善生活公共基础设施,加大职工就医和子女就学、就业的帮扶力度,多方开展扶贫解困送温暖等活动,让职工感受到企业的关怀和温暖。大力加强廉洁文化建设,着力建设“民主团结、开放开明、干事创业、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扎实开展克扣截留工资奖金和小金库专项治理活动,进一步提高党务、政务公开工作的深度、广度和透明度。大力营造公开、公正、公平,严管干部、善待职工的舆论氛围,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让公平正义在矿区得到全面体现,凝心聚力,引领广大党员干部把心智精力集中到发展上来,形成推动科学发展的强大合力。
发挥激励功能,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吸引力”。深入发掘建矿近 16 年来积淀的优秀传统文化,大力倡导以“崇德广业、聚能精进”为特质的新时期淮矿文化,努力打造具有桃园特色的“艰苦创业、从严治矿、团结奋进、勇争一流”企业文化。开展健康向上的文体娱乐活动,根据不同层次职工的需要,认真制定群众文化活动计划,积极开展内容健康的群众性文化活动。加大阅览室、健身房、台球室、乒乓球室、篮球场、文体广场等活动阵地建设,积极运用职工喜闻乐见的形式,将思想政治工作融入文娱活动之中,寓教于乐,潜移默化地使职工开阔视野,增长知识,陶冶情操,提高素质,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约束。重点抓好各级党组织、广大党员中“创先争优”的典型、生产一线工人中勤奋工作的典型、青年知识分子中刻苦钻研的典型、管理干部中严抓细管的典型宣传,通过树立典型,表彰先进,用典型的人物感染人,用典型的事迹鼓舞人,用典型的精神激励人,在全体职工中掀起比学赶帮的热潮。(蔡进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