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工作以来,她先后获得淮北矿业“青年岗位能手标兵”、“优秀技能人才”、“巾帼岗位标兵”、桃园矿“五好职工”、“优秀团员”、“巾帼岗位标兵”、矿技术比武第三名、“优秀青年”、“优秀女职工”、“优秀协安员”、“岗位技术能手”、“党员身边无事故”先进个人等荣誉。今年“五四”前夕,她又被评为安徽省“青年岗位能手”,她就是淮北矿业集团桃园煤矿保运一区主提升绞车司机刘婉春。
2000年7月,18岁的刘婉春从安徽省信息工程学校毕业后,来到桃园矿保运一区(原机电科),从事矿灯管理工作。刘婉春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心,她知道矿灯是矿工们的眼睛,如果矿灯在井下出了故障,矿工们将寸步难行,更有可能出现安全事故。所以,从担任灯工的第一天,刘婉春就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她给自己定的目标是:不让一盏矿灯在自己手中出故障。她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从事矿灯管理工作以来,经过刘婉春检修发放的矿灯,故障率为零。“抓好安全保运转,使各项工作争创一流,走在淮北矿业最前列”是桃园矿保运一区近几年的奋斗目标,作为基层一名职工,刘婉春立足岗位、刻苦钻研,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技能,始终做到与区队同呼吸共命运。
2006年10月份,桃园矿灯房所有矿灯由原来的KS-8型单丝灯泡矿灯全部改为KS8S型双丝灯泡矿灯,矿灯的灯头部分较从前复杂了很多,原来的维修技术已不能解决新的故障。刘婉春找来各种相关书籍,研究新灯的工作原理、技术要领,经常学习到深夜,并在工作中不断进行摸索,反复地拆装灯头,终于找到了一套适应新型矿灯的维修方法,在别人手中解决不了的问题,在她柔弱女子手中却变得轻而易举。
2008年,因该矿新副井投入使用,刘婉春又来到新副井从事主提升绞车司机工作。新副井是桃园矿二水平安全生产的入口和出口,井筒深度达825米。岗位特殊,责任重大,刘婉春深深知道,一个小小的螺丝钉出现故障都可能造成全矿停产,甚至会危机井下矿工的安全。她深深的感到,作为一名党员,不但要有过硬的专业技能、身先士卒的工作作风,还要有丰富的管理协调能力。“勤学功深心似镜,苦练日久手出灵”。为了提升自身业务水平,她除了精心操作,按时巡查设备运行情况之外,还在机电修检修维护中,细心观摩检修过程,将整个故障处理方法默默地记在心里。
2010年,5月份的一天,新副井在检修接近尾声时,空车运行灯突然报警,此时距离检修结束不足10分钟,该区电工立即进行了全面的隐患排查,但仍未找到故障原因,刘婉春想到之前厂家技术人员提到可能是天轮轴承温度超温引起的故障报警,便立即告知电工,经过针对性的检查,发现果然是天轮轴承温度传感器出现故障,促使该问题及时有效的得到处理,保证了新副井的安全运行。
2010年6月份,新副井绞车司机的岗位上增加了几位新工人,由于他们都是刚走出学校的大门,对工作中所接触到的设备的性能,工作原理,工作标准,操作方法都不熟悉。刘婉春自告奋勇与他们结成师徒对子,帮助他们熟悉工作的内容、在工作中注意他们的安全、向他们传授技术知识,有问必答。刘婉春注重传授技艺的方式与方法,先了解他们已经掌握了些什么知识,然后告诉他们应该怎么去学习,由易到难的给他们讲解提升绞车的构造组成、设备性能、操作标准及工作原理。再结合自己多年来的工作实践经验,给他介绍一些学习方法。现场讲解新副井正常的启动、加速、减速、低频爬行的整个操作过程。多次进行模拟操作。目前班组人人都能熟练地掌握和操作设备正常运转。同时,她还利用班前班后会组织班组成员开展“今天我来上一课”、“一人提问大家答”等针对性较强的学习小活动、培训小课堂,潜移默化地使全班职工在理论基础、实践应用等方面不断成长,不断进步。
作为煤矿企业,“安全第一”是永恒的主题,是班组一切工作的重中之重。为此,刘婉春不断加强班组职工岗位安全教育工作。一是将提升司机岗位责任制、工作标准、工作流程打印成册,做到人手一份,并将其放置在操作台上,提醒每名职工时刻遵章守纪、精心操作、按时巡查、及时汇报,保证安全运转。二是要求班组成员进入工作现场,认真细致的对现场作业环境、物的不安全状态进行安全确认,对易滋生隐患的地点、设备重点巡查,及时汇报,做到无隐患人上岗、无安全隐患上岗、无误操作、无责任不清晰等现象。由于出色的工作,新副井班组在2010年区队手指口述岗位练兵的比赛中获得了班组第一名的优异成绩。
这就是刘婉春,一个普普通通的矿山女工,她用真情和汗水,谱写了一曲矿山女工不逊男之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