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总揽 写作 betway手机官网 政策法规 技术论文 矿山安全 事故案例 必威betway版本 在线投稿| 西北站 华中站|特约通讯员档案

蔡进步:从禁烧秸秆屡禁不止谈反“三违”

煤炭资讯网 2010/10/15 22:48:53煤企聚焦
作者单位:安徽淮北桃园煤矿综采二区

  这几天,笔者所在的安徽淮北桃园煤矿到处“烟雾弥漫”,这是屡禁不止的焚烧秸秆索导致。
  桃园矿地处宿州市境内,矿周围都是农田。往年,每当麦收完毕,农民们便开始焚烧秸秆,焚烧导致空气质量骤然变差,即使坐在家里,也会被呛得难受。去年秋收前,宿州市制定了“焚烧”对策,规定对第一个焚烧秸秆者除了处罚外,还将追究责任,对乡镇第一处出现焚烧现象的乡镇党政领导,除了罚款200元,媒体曝光外,还将追究责任。但是,那天笔者下班时,所在的煤矿上空便“烟雾弥漫”,路上也随处可见正在燃烧的玉米秸秆。笔者纳闷:政府已经明文规定焚烧秸秆要进行处罚,甚至追究责任,为什么老百姓还敢“顶风违纪”,难道他们不怕被处罚、被追究责任吗?政府下文不让焚烧秸秆,这不能不说是一项明智之举,有利于保护环境。此举的确很有威慑力,但不知为啥,农民们依然敢焚烧秸秆。不让农民焚烧秸秆,政府要从源头上找原因,分析老百姓为啥冒着被处罚的“危险”去焚烧秸秆。是呀,不少秸秆,咋种小麦,不种小麦,明年吃啥?从这件事中,笔者想到了煤矿中的反“三违”,“三违”就是焚烧秸秆行为,让人深恶痛绝。“三违”不反,事故难免。然而,“三违”又是让煤矿广大干群最头痛的事。如今,各厂矿企业都把反“三违”作为重头戏,他们也都制定了反“三违”的有力措施,设立了“三违”高压线:轻者罚款,重则开除,但“三违”现象仍然屡禁不止,究其原因是我们没有从源头上遏制“三违”。 众所周知,民以食为天,农民以种地为生,秋季作物收到家了,接下来就该抢种了。以前经济落后,秸秆留着烧锅,现在用不着了,如果不焚烧,根本无法种小麦。所以,便有人不顾政府的“禁令”,冒险去焚烧秸秆。煤矿现在反“三违”,跟政府下令禁止老百姓焚烧秸秆一样,可谓绞尽脑汁,尽管方法用尽,却收效甚微,罚款也罢,拘留也行,照样有人焚烧秸秆。
  笔者以为,禁止焚烧秸秆也不是长久之策,要想不让农民焚烧秸秆,只有从源头上入手,那就是解决秸秆的再利用问题,不然,焚烧秸秆现象将会屡禁不止。但愿煤矿每一位管理人员,都能从焚烧秸秆屡禁不止现象中受到启发, 只有从源头上控制“三违”,想方设法让职工没有必要去“三违”,而不是像禁止焚烧秸秆那样去反“三违”。如果不给“三违”留有“生存空间”,“三违”现象就会自然而然地消失。否则,再怎样设立“三违”高压线,再怎样严厉打击“三违”,也无法彻底消灭“三违”。
本网通讯员:蔡进步 编 辑:晓岚
声明:本网站新闻版权归煤炭资讯网与作者共同所有,任何网络媒体或个人转载,必须注明“来源:煤炭资讯网(m.freebtg.com)及其原创作者”,否则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利。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本网转载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本网通讯员除外),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1017016419@qq.com


总编辑:李光荣 副总编:韩一凡 顾问:王成祥、王金星 主编:欧阳宏 编辑:杨建华(网站监督)、黄永维、曹田升、陈茂春
备案序号:渝ICP备17008517号-1| 渝公网安备50010702502224号
电话:(023)68178780、13883284332
必威网页登入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