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总揽 写作 betway手机官网 政策法规 技术论文 矿山安全 事故案例 必威betway版本 在线投稿| 西北站 华中站|特约通讯员档案

品牌引领 人才支撑 项目带动

调结构使陕煤建司驶向和谐发展的快车道

煤炭资讯网 2010/8/24 9:21:51通讯特写

 两年再造一个设备制造厂技改日产4500吨水泥熟料生产线上马内蒙古纳林河大型煤化工项目敲定职工收入增加40%年开工棚户区改造15万平方米……

  【本网讯】
具有 56 年发展历程的老牌煤炭施工企业,以调整结构为基础,以转型发展为目标,以提高员工生活水平为宗旨,仅有了两年时间,使企业的规模、产值、利润、职工收入等多项指标创历史新高,通过调结构,实现了管件设备厂的整体搬迁 水泥技改 4500 吨熟料生产线立项,内蒙纳林河煤化工项目敲定,长期困扰企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战略问题,得到了实质性进展。

  陕西煤炭建设公司曾经是我国
10 大煤炭建设企业之一, 57 年来,这个公司转战大江南北,长城内外,为国家的煤炭建设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在 2008 年陕西煤业化工集团实施产业结构调整,在进行全省煤炭基建施工规模化经营中,这个老牌煤炭企业将长期从事的施工主业划转后,唯一的经济支撑点是: 80 年代国家为解决施工企业接续问题,建的三个扶贫小煤矿产量加起来不到 150 万吨,而且均为资源枯竭破产矿井,一直作为施工主业的附属产业——水泥厂和管件设备厂,始终作为基建施工主业的补充,规模小,投资跟不上,形不成规模生产效益,导致企业长期在生存线上挣扎,而且施工主业划转后,留下一万余名离退休职工家属的后勤服务管理,其中有近一半的职工家属住在 60---70 年代的棚户区内,在岗职工还有 4600 名,企业的生存压力严峻,调结构的责任十分艰巨。

  在结构调整面前,该公司冷静分析,抢抓机遇,两厂虽然规模小,但中环牌管接头和华山牌水泥,在行业内外有较高的知名度,煤炭生产为企业转型储备了大量的生产技术管理人才,他们变不利因素为有利因素,在符合自身客观实际的基础上调结构,首先从改善职工的生存、生活环境入手,千方百计稳定职工队伍,采取增加职工收入,偿还历史欠帐,争取国家棚户区改造项目等一系列惠民政策,给职工家属创造真正意义的快乐工作,愉快生活的良好环境;一方面挖潜节能,提高煤炭产量,储备资金,寻求新的发展机遇;三是确定长远发展规划,走多元化的投资融资渠道,利用
3----5 年的时间,实现调整转型目标,企业步入和谐发展快车道。

  结构调整的目标确定之后,该公司变压力为动力。他们充分利用老牌煤建企业科技、管理人才优势,以名牌产品为依托,发挥人才的崇明才智,理顺适应市场经济的融资管理体制,上项目,找资源,延长产业链,仅用了两年的时间,公司以凤凰涅槃式的气派和速度,扭转了结构调整带来的被动局面,是长期制约企业名牌产品——管件设备制造厂场地狭窄问题,得到根本性的解决,该项目总投资
2.2 亿,实施整体搬迁,年底建成,仅机械制造一个产业的年产值从 8000 万,增加到 10 个亿,水泥厂在陕西煤业化工集团公司的大力支持下,成功收购了 一条带9兆瓦纯低温余热发电的4500T/d熟料水泥生产线,技改后年产能由现在的25万吨提高到110万吨,实现利润4300万元,每年还可利用铁粉等工业废渣4.45万吨,是循环经济的一次重要实践,也是产业调整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内蒙古纳林河煤化工合作项目 总体规划 16 亿立方米 / 年煤制合成气、 20 万吨 / 年乙二醇、 60 万吨 / 年煤焦油加氢 和为该项目配套的 500-----1000 万吨煤矿项目,预计一期投资 49.2 亿元,建成后是陕西煤炭建设公司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由基建施工向实体产业的根本性转型,到“十二”五末,这个公司煤炭产量达到 800 万吨、管件制造 4 万吨、水泥生产 100 万吨、产值 40 亿、职工收入突破 10 万元,并形成多元化的产业格局,企业走向和谐发展的快车道。
本网特约记者:王成祥 编 辑:晓岚
声明:本网站新闻版权归煤炭资讯网与作者共同所有,任何网络媒体或个人转载,必须注明“来源:煤炭资讯网(m.freebtg.com)及其原创作者”,否则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利。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本网转载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本网通讯员除外),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1017016419@qq.com


总编辑:李光荣 副总编:韩一凡 顾问:王成祥、王金星 主编:欧阳宏 编辑:杨建华(网站监督)、黄永维、曹田升、陈茂春
备案序号:渝ICP备17008517号-1| 渝公网安备50010702502224号
电话:(023)68178780、13883284332
必威网页登入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