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总揽 写作 betway手机官网 政策法规 技术论文 矿山安全 事故案例 必威betway版本 在线投稿| 西北站 华中站|特约通讯员档案

山沟沟帮扶结“硕果”

陕煤建司永寿县关要村“两联一包”扶贫全纪录——

煤炭资讯网 2010/7/21 6:49:18通讯特写
  【本网讯】 永寿县永平乡关要村地处县城西北端,西接宝鸡麟游县崔木乡,北接彬县太峪镇,是两市(宝鸡、咸阳)三县交汇处的一个重要村庄,关山、菲凌山横贯全村,形成两山夹谷四洼地形全貌,受自然条件制约,致使全村4个村民小组,72户人家315人,居住分散,加之水资源严重匮乏,山大沟深,不通公路,给群众生产、生活带来很大不便,一直成为困扰当地群众脱贫的最大障碍,是形成贫困的主要原因。
  多年来,陕煤建司致力于贫困山区的扶贫帮困工作,坚持把扶贫开发工作与企业整体长远发展战略相结合,通过扶贫开发工作这个窗口彰显企业的社会责任,围绕基础和民生把扶贫开发工作做好做实、做精做亮,努力在资金投入、引进、捆绑和小额贷款相结合、智力扶贫和劳动力转移相结合、技术扶贫和产业帮扶相结合、产品链支持和市场营销相结合上做文章,并涌现出了一个工作亮点!

  2006年,该公司响应省委省政府的号召,在省煤炭局的牵头组织下,积极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做好新阶段省级机关、企事业单位“两联一包”扶贫工作的通知》精神,参加了省煤炭局“两联一包”驻永寿扶贫团,开始了新一轮的扶贫开发工作,因地制宜,制定年度及四年包扶规划,在企业面临改制、整合、重组、转型,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尽量挤出更多的包扶资金,保证了包扶项目的实施,使得“两联一包”扶贫工作如期展开,进展顺利,成绩显著。
立足通村公路 搭建致富桥梁
  通村公路建设作为三年扶贫工作的中心任务,陕煤建司先后直接投入到包扶村扶贫资金17万元,通过陕西省慈善总会“太阳--太阳”光伏发电工程,用于该村光伏发电点亮工程捐助款1万元,春节看望贫困家庭,发放慰问品、慰问金1.33万元。通过扶贫项目的立项,引进重点村建设资金25万元,引进村村通公路建设资金82.32万元,引进烤烟生产配套设施建设资金17万元及烟水配套专项资金400万元。建成通村水泥公路4.2公里,新型烤烟炉17座,并完成烟水配套项目380米深机井1眼及5600米配套管网、配套设备的安装与施工,建成澳洲青苹果园160亩,扩大烤烟种植面积80亩,依托包扶村地势条件建成生态养鸡厂一座,并购回鸡苗4200只。
  目前,包扶村人均年纯收入已由包扶前826元(永政发2006-32号)提高到现在的1600元以上,以烤烟为主导产业的多产业格局基本形成。
关心群众生活 发展优势产业
  陕煤建司党政领导多次来到公司包扶点看望、慰问当地干部群众,发放慰问品、慰问金等。
  2007年修路期间,由于包扶村地处偏远,通村公路沿线没有动力电源,直接影响了通村水泥路面的开工建设,包扶干部与包扶村干部一起,多次往返县上、乡上等有关部门,协调电管站,并与电管站工作人员一起工作,及时为通村公路的建设架设了一台专用变压器,拉通了输电线路,保证了施工队伍的顺利开工,并于2007年年底建成通车,村党支部、村委会,包扶村群众代表,赠予陕煤建司一面锦旗:“捐资筑路、真情无价”以示感激之情。
  当包扶干部得知村里一些初中生和家长,由于受打工潮的影响,片面追求眼前利益,家长放任学生辍学外出打工一事时,十分焦虑,及时将此事向该公司主管扶贫工作的领导汇报、请示,建议能否将包扶村愿意上技校的学生送往公司技校深造,好使他们学有一技之长,这想法得到了主管领导的赞许。而后,包扶干部多次走进学生家里劝导学生和家长,终于使他们转变了观念、清醒认识到,知识和技能才是他们走出贫困的根本途径。在陕煤建司工会主席的支持和关心下,2007年该公司技校秋季开学之时,该公司包车将当地8名学生送往技校报到,受到学校领导和师生的欢迎,同时为每位学生争取到每年1500元的贫困生助学补助,极大地减轻了学生家长的经济压力,使他们开始了由简单型的体力劳动者角色向知识型劳动者角色的转变,这种转变必将会使他们成为当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生力军。
  为进一步提高烤烟品质,为烤烟的增产、增收,可持续发展,包扶干部同村干部一起,又为该村争取到县烟草公司烤烟生产配套设施建设项目,造价400余万元的400米深井及管网项目的立项,并于2009年完成了该项目的施工,为该村实现种植烤烟500亩的奋斗目标夯实了基础,逐步实现了规模经济效应,使群众持续增收、村域经济持续发展。
整合扶贫资源 加快脱贫步伐
  陕煤建司在探索中不断前进,为拓宽扶贫开发工作途径,总结出一条适合当地经济发展的新路子:首先,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理顺输血与造血的关系,增强贫困地区自我发展的能力;其次,创新扶贫开发工作思路,实施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和做活产业为主的多种发展模式;第三,加快推进“一村一品”工程,带动村域经济全面发展,促进农民快速增收;第四,通过现有资金立项,引进、捆绑及小额贷款相结合等多种渠道,整合扶贫资源,使有限的资金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益;第五,开展扶贫帮困送温暖活动,重视智力扶贫和人才培养,激发群众自身创造力。
2009年2月,该公司驻村干部刘万同,在2007-2008年度省级“两联一包”扶贫工作中,成绩突出,被陕西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评为先进个。
  当看到“两联一包”扶贫工作给贫困山区所带来的一幕幕崭新变化时,陕煤建司人由衷地感到自豪:崎岖的山间土路变成了通村水泥公路;明亮的电灯驱走了笼照在昏黄油灯下的岁月;自来水在水龙头下唱着欢快的歌谣;传统的农作在“一村一品”的带动下形成了多产业格局;农民不再为看病犯愁,村中的卫生室给他们带来健康保障;孩子们不用再跑到十几里山路外的学校去上学,分片布点的学校给他们送来了知识和欢乐!
本网特约记者:王成祥 通讯员:汪琳 刘万同 编 辑:晓岚
声明:本网站新闻版权归煤炭资讯网与作者共同所有,任何网络媒体或个人转载,必须注明“来源:煤炭资讯网(m.freebtg.com)及其原创作者”,否则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利。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本网转载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本网通讯员除外),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1017016419@qq.com


总编辑:李光荣 副总编:韩一凡 顾问:王成祥、王金星 主编:欧阳宏 编辑:杨建华(网站监督)、黄永维、曹田升、陈茂春
备案序号:渝ICP备17008517号-1| 渝公网安备50010702502224号
电话:(023)68178780、13883284332
必威网页登入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