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一直在下,今天是星期六,应该是第5天了。早晨7点还差10分,王玉芹走出家门,几乎是打着滚儿下了那道从自家家门口,通向远方的那段100多米长的坡路。当她爬起来踩着足足有半尺多厚的积雪,一步一滑地行走在街道上时,才发现,宁静的早晨简直像除夕的傍晚一样,街道上静悄悄的,不见一个行人。王玉芹一边走一边想,今天无论如何得让脑梗患者李新民迈步,哪怕只迈一步!如果再不赶紧学会走路,50多岁的患者李师傅就恐怕真的要瘫痪了。
“走,要勇敢,走……”三天来,王玉芹抱着李师傅的右腿终于在陕煤建司总医院住院部内科的走廊上往前挪了一步!李师傅的爱人此时已经激动得泪流满面:“王护士,今天是你的休息时间,但你冒着大雪这么早就来给我们做训练,老李再要学不会走路,那就实在对不起您了。”一,二,三……患者的右腿被王玉芹抱着往前挪了三步,这是何等艰难后的收获啊?
但在王玉芹看来,这三步太被动,太机械。休息一个小时后,王玉芹再次帮助李师傅做训练。精神的力量是无限的,在这位美丽天使的面前,李师傅拿出了最大的勇气,他终于独立完成了一个动作--修长的双腿朝前迈了半尺。 王玉芹终于松了一口气,她擦了擦湿润的眼睛,回忆从事护理工作20多年来,记不清这是第几次的成就感、幸福感一起涌上心头。
触摸生命
上中学时,在王玉芹的潜意识里,一件白衣,一顶燕帽,女孩子,尤其像自己这样娇美的女孩,当一名白衣天使一定很美。1987年,王玉芹的理想实现了,她从卫校毕业后到一企业诊所工作。诊所里来来去去的都是些头疼感冒、牙疼上火之类的小病号,能干的也就是打小针、挂液体的小活。两年下来,王玉芹对自己轻松的工作开始“不满”。于是,她开始钻研业务知识,通过3年的诊所锻炼,由于王玉芹护理理论和护理基本公扎是实,1992年调到了陕煤建司总医院内科,从事护士工作,。
环境变了,工作难度也就相应增加了。王玉芹第一次上班就遇上了一位危重冠心病患者。患者急促的呼吸、挣扎的表情、绝望的眼神把她吓呆了。作为医院,最紧急的是赶快给患者打通静脉通道,缓减症状。王玉芹在医生的指导下,立即给患者做静脉穿刺。王玉芹握着患者冰凉的双手,又拍又搓,根本找不见静脉血管。怎么办?她的心脏和手一起开始颤抖,就像一个手无寸铁的战士被推上了战场。“ 马上穿刺!”王玉芹在医生的命令下牙关一咬,根据平时对解剖部位、血管走行的了解,刹那间变得异常冷静,一针下去,殷红的鲜血立刻顺着针管回了上来。
“太伟大了!”王玉芹看着渐渐平静的患者悄悄地为自己喊了一句。这一针,她触摸到了生命,也从此改变了她曾经“做护士只是很美”的观念。
“做护士很棒。”王玉芹对护士的认识发生了质的转变。 那么如何才能做一名优秀的护士呢?王玉芹当时在笔记本上认真地写下了一行字:精湛的技术,高度的责任心,无限的爱心。
高岗哨卡
王玉芹所在的内科是集心脑血管、呼吸、消化、内分泌为一体的大内科,也是陕煤建司总医院的王牌科室,其对心脑血管病、糖尿病、高血压的治疗,在驻地铜川市一直处于领先地位。作为名牌科室的一名护士,王玉芹不只是感到荣耀,更多的是压力与责任。在她眼力,自己就是昆仑山海拔5000多米高的圣女峰哨卡上的战士,身负着最神圣的使命。 那是一个中午,王玉芹正要下班,一位60多岁的消化道出血患者被送到内科。根据多年对生命体征观察的经验,王玉芹立刻意识到患者生命垂危。她马上配合大夫开始抢救工作,就在她进行穿刺时,患者鲜血喷涌而出,王玉芹的脸上、身上、手上、脚上顿时沾满了血,一阵腥臭差点让她吐了出来。但王玉琴忍住了,因为她此时必须争分夺秒挽救生命。王玉芹没有停下来,她坐在心电监护仪前,专心地注视着视屏上的波线,直到患者病情稳定下来,才走出监护室…… 内科主治大夫宋思武说:“我们王护士本事大着呢,硬硬挽救过两条人命。”
做护士必须心细。青霉素、甲硝唑、葡萄糖……,哪种液体一分钟滴几滴,王玉芹都要数一数。那天,她正观察14床患者的液体滴数,发现临床患者突然四肢抽搐,面色苍白。王玉芹的第一反应是病人发生了阿一斯综合征,她明白这是只要耽误一分钟就会使病人要命的可怕反应。叫大夫是来不及了,她在呐喊病人名字的同时,果断地在病人胸前重重地击了一拳,然后进行胸外心脏按压,不到一分钟,病人颈动脉恢复搏动,跨过了危险期。
另一次,一位脑血栓患者出现输液反应后,一小护士没有准确理解医生的医嘱,把5支共250毫克非那根推进了注射器准备注射。一贯细心并谨慎的王玉芹扫了一眼护士手中的注射器,敏感地发现药量不对。她一把夺过注射器,“这里装的是什么?”“非那根。”“多少?”“250毫克。”“上帝,25毫克!只能注射25毫克!看清医嘱!”王玉芹差点上去打小护士一巴掌,太可怕了,这一针进去绝对致命!
王玉芹的感人故事太多了。正在住院治疗的脑梗患者李银山哭着对记者讲,两年前妻子患重病花了20多万元,他一个下岗工人,本来已经负债累累,想不到自己又得了双侧脑梗,精神上的打击和经济上的压力,几乎让他全线崩溃,产生放弃治疗可怕的念头。王玉芹了解到他的情况后,不但给他拿钱,从家里做好吃的提到患者的病床前,还经常给他做思想工作,天天帮助患者强化肢体锻炼和做说话口型练习,使他有了活下来的勇气。见到记者,李银山在病房里度着轻松的脚步说:“这不,我已经恢复了,马上就出院。”
在总医院工作18年来,王玉芹从来没有迟到过一次,2005年做护士长后,每天坚持早上班,下午下班几乎没有正常过,前任医院的李书记说:“王玉芹到医院以来,总是提前上班,晚下班,真不容易啊!这是一种责任,对工作的一种态度”。虽然当护士长5年了,但由于科室人员紧张,王玉芹从来都和普通护士一样,给患者打针、发药、量体温、测血压、梳头、铺床样样干。她没有双休日、节假日对她来说不太现实。王玉芹说,这多亏了她任劳任怨的好丈夫。
精益求精
王玉芹把学习看得非常重要。首先,她从实践知识开始,在自己身上练习穿刺,下胃管。有一次,她在家给自己下胃管,这次练习,她主要想掌握管子下到多少时患者需要吞咽。当45公分的胃管下到一半时 ,她哇地吐了一地。第二天接着练,终于摸准了最佳吞咽时的尺度。
在王玉芹的办公桌上,正放着两本一寸厚的医学专著。一本是《内科学》,一本是《内科护理学》。《内科学》是内科大夫的必修课。王玉芹不但把《内科护理学》看了又看,《内科学》也已经看了好几遍了。桌子的旁边放着一摞内科护士们的考试卷,不管是填空题、判断题、选择题,还是名词解释和问答题,王玉芹像学校老师一样,用红笔一道一道地阅卷。
丈夫说,我家里人除了工作就是学习,买一件漂亮衣服她经常会犹豫很长时间,但买业务书籍从不吝惜。家里、办公室,到处堆放着她的专业书籍。王玉芹读书有个习惯,爱做笔记,而且读一遍做一遍。多年来,她密密麻麻地记了6万多字,还不包括图示。
王玉芹不仅自己在业务上精益求精,作为内科护士长,她还要求科室所有护士不断学习,提高业务技能。5年来,她坚持每周给护士们讲课,每月出题考试,80分及格,不及格的补考,再不及格再补考。开始时,护士们有的接受不了,提意见,个别人甚至要求调换科室。经过一段时间的强化训练,大家业务水平明显提高了,这才理解了护士长的用心良苦。
王玉芹通过刻苦学习,熟练地掌握了动态心电图、动态血压和脑血管康复仪等对大夫要求的仪器操作,这样就大大缓减了科室人手紧张局面。
今年,王玉芹被铜川市评为道德模范,铜川市卫生局评为“十佳护士”和“ 创佳评差”先进个人。面对王玉芹知名度的不段提高,有好多人建议他离开收入相对偏低的企业医院,到收入不知道高出现工资多少陪的大医院工作,有家医院提前将聘书送到她手里,除收入高外,还有许多附加条件的优惠承诺,这些都被王玉芹一一委婉地拒绝了。很多人不解地问她 ,一个月就那点工资,把自己搞得如此辛苦,为啥?王玉芹的回答很简单,“因为我是煤炭企业医院的一名白衣天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