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规分类号>=N420051991010
<标题>=矿用橡套软电缆 第3部分:额定电压0.66/1.14kV采煤机屏蔽监视加强型软电缆(Flexible rubber-sheathed cables for mining purposes Part 3: Trailing coalcutter cables with monitoring core and semiconducting screens for rated voltage of 0.66/1.14kV)
<颁布单位>=国家技术监督局
<颁布日期>=1991/06/06
<全文>=
矿用橡套软电缆 第3部分:额定电压0.66/1.14kV采煤机屏蔽监视
加强型软电缆(Flexible rubber-sheathed cables for mining purposes Part 3:
Trailing coalcutter cables with monitoring core and semiconducting scree
ns for rated voltage of 0.66/1.14kV)
附加说明: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电子工业部提出。本标准由机械电子
工业部上海电缆研究所归口。本标准由机械电子工业部上海电缆研究所、煤炭科学研
究总院抚顺分院等单位负责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凤林、顾瑜、石兴瑞。
全文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额定电压0.66/1.14kV采煤机屏蔽监视加强型软电缆产品
品种、技术要求、试验方法和检验规则。
本标准适用于额定电压0.66/1.14kV采煤机及类似设备用铜芯橡皮绝
缘橡皮护套屏蔽监视加强型软电缆。
本标准应与GB12972.1一起使用。
2 使用特性
2.1 额定电压U0/U为0.66/1.14kV。
2.2 电缆导体的长期允许工作温度为90℃。
2.3 电缆最小弯曲半径为电缆直径的15倍。
2.4 电缆不得在日光下长期暴露。
3 型号
3.1 电缆型号如表1。
表1
-----------------------------------------------------------
型 号 | 名 称 | 用 途
---------------|-------------|-----------------------------
UCPJB-0.66/1.14|采煤机屏蔽监视编织加强型橡|额定电压0.66/1.14kV及以下采煤机及类似设备的电源
|套软电缆 |连接。电缆可直接拖曳使用
UCPJR-0.66/1.14|采煤机屏蔽监视绕包加强型橡|额定电压0.66/1.14kV及以下采煤机及类似设备的电源
|套软电缆 |连接。但电缆必须在保护链板内使用
-----------------------------------------------------------
3.2 电缆型式如图1。
UCPJR-0.66/1.14 UCPJB-0.66/1.14
图1(略)
1-动力线芯导体;2-控制线芯导体;3-绝缘;4-半导电屏蔽层;5-内护套;
6-监视线芯;7-=为绕包加强层,≠为编织加强层(兼作地线);8-外护套
4 规格
电缆规格应符合表2规定。
表2 mm
-------------------------------------------------------------
2|动力线芯| | | 电 缆 外 径
芯数×导体标称截面,mm | | 内护套| 外护套|-------------------------------
| 绝缘 | | |UCPJR-0.66/1.14|UCPJB-0.66/1.14
--------------| |计算厚度|标称厚度|---------------|---------------
动力线芯|地线芯|控制线芯 |标称厚度| | | 最小值 | 最大值 | 最小值 | 最大值
----|---|-----|----|----|----|-------|-------|-------|-------
3×35|16 |2×2.5|1.4 |1.8 |3.0 | 40.0 | 44.5 | 42.0 | 47.0
3×50|25 |2×2.5|1.6 |2.0 |3.5 | 45.5 | 50.5 | 47.5 | 52.0
3×70|35 |2×2.5|1.6 |2.0 |3.5 | 50.5 | 55.0 | 51.0 | 56.5
3×39|50 |2×2.5|1.8 |2.4 |4.0 | 56.0 | 61.5 | 58.0 | 64.0
-------------------------------------------------------------
注:监视线导体标称截面应不小于1.5平方毫米。
5 技术要求
5.1 电缆的技术要求应符合表3规定。
5.2 导体
5.2.1 导体中的单线应镀锡。除监视线芯之外,导体表面应包隔离层。
5.3 绝缘
5.3.1 动力线芯和控制线芯的绝缘应采用乙丙橡胶为基料的绝缘胶料,其性
能应符合本标准附录A规定。
5.3.2 绝缘屏蔽采用GB12972.1中表5的A类结构。
5.4 缆芯
5.4.1 控制线芯位置符合GB12972.1第7.2条a的规定。
5.4.2 监视线芯位置符合GB12972.1第7.3条a的规定。
5.4.3 地线芯位置符合GB12972.1第7.4条d的规定。
5.4.4 缆芯的绞合节径比应不大于8。
5.5 护套
5.5.1 内护套应符合GB7954.10中XH-31A型规定。
5.5.2 外护套应采用氯丁胶为基料的护套胶料,其性能应符合本标准附录
B规定。
5.5.3 外护套应为黄色。
5.6 加强层
5.6.1 UCPJB-0.66/1.14型的加强层应符合GB1297
2.1第9.2条b的规定;UCPJR-0.66/1.14型符合GB12972.1第9.2
条c的规定。
5.6.2 UCPJB-0.66/1.14型的覆盖率应不小于70%,U
CPJR型应不小于90%。
6 试验和检验规则
产品按表3规定试验。
表3
-----------------------------------------------------------
序号 | 项目名称 | 技 术 要 求 | 试验类型 | 试验方法
-----|------|-------------------------|------|-------------
1 |结构尺寸 | | |
1.1 |导体 |GB12972.1第4.1条及本标准第5.2条 | T,S |GB4909.2
1.2 |绝缘厚度 |GB12972.1第5.2条及本标准表2 | T,S |GB2951.2
1.3 |屏蔽层 |本标准第5.3.2条 | T,S |目力检查
1.4 |缆芯 |GB12972.1第7条及本标准第5.4条 | T,S |绞向目力检查
1.5 |护套厚度 |GB12972.1第8条及本标准表2 | T,S |GB2951.3
1.6 |加强层 |本标准第5.6条 | T,S |按本标准附录C计算
1.7 |电缆外径 |本标准表2 | T,S |GB2951.4
2 |电缆性能 | | |
2.1 |导体电阻 |GB12972.1表1 | T,R |GB3048.4
2.2 |过渡电阻 |不大于500Ω | T,S |本标准附录E
2.3 |工频交流电压| | |GB3048.8
|试验 | | |
2.3.1|型式试验 |GB12972.1表8 | T |
2.3.2|出厂试验 |3kV5min绝缘不击穿 | R |
2.4 |燃烧试验 |GB12972.1第11.6条 | T,St |GB12666.2
2.5 |绝缘物理机械|本标准第5.3条 | T,St |GB2951
|性能 | | |
2.6 |护套物理机械|本标准第5.5条 | T,St |GB2951及本标准附录D
|性能 | | |
3 |识别标志 |GB12972.1第10条 | T,S |GB6995
4 |交货长度 |GB12972.1第11.12条 | R |计米器
-----------------------------------------------------------
注:St表示定期试验,每年应至少进行一次。
附录A 橡皮绝缘性能要求(补充件)
表A1
------------------------------------
序 号 | 试 验 项 目 | 指 标
-----|----------------------|-------
1 |老化前试样 |
1.1 | 抗张强度 最小值 MPa |4.2
1.2 | 断裂伸长率 最小值 % |200
2 |空气箱热老化试验 |
| 试验温度 ℃ |135±3
| 试验时间 h |7×24
2.1 |抗张强度变化率 最大值 % |±30
2.2 |断裂伸长率变化率 最大值 % |±30
3 |空气弹老化实验 |
| 试验温度 ℃ |127±1
| 试验压力 kPa |550±20
| 试验时间 h |40
3.1 |抗张强度变化率 最大值 % |±30
3.2 |断裂伸长率变化率 最大值 % |±30
4 |热延伸试验 |
| 试验温度 ℃ |200±3
| 机械应力 kPa |200
| 载荷时间 最小值 min |15
4.1 |载荷伸长率 最大值 % |175
4.2 |冷却后永久变形 最大值 % |25
| | 12
5 |体积电阻系数 最小值 Ω·cm |10
| 测试温度 |20±5
------------------------------------
附录B 橡皮护套性能要求(补充件)
表B1
------------------------------------
序 号 | 试 验 项 目 | 指 标
-----|----------------------|-------
1 |老化前试样 |
1.1 | 抗张强度 最小值 MPa |15.0
------------------------------------
续表B1
------------------------------------
序 号 | 试 验 项 目 | 指 标
-----|----------------------|-------
1.2 | 断裂伸长率 最小值 % |300
2 |空气箱热老化试验 |
| 试验温度 ℃ |100±2
| 试验时间 h |7×24
2.1 |抗张强度变化率 最大值 % |±30
2.2 |断裂伸长率 最大值 % |250
2.3 |断裂伸长率变化率 最大值 % |±40
3 |抗撕强度 最小值 N/mm |30
4 |热延伸试验 |
| 试验温度 ℃ |200±30
| 机械应力 kPa |200
| 载荷时间 min |15
4.1 |载荷伸长率 最大值 % |175
4.2 |冷却后永久变形 最大值 % |25
5 |浸油试验 |
| 试验温度 ℃ |100±2
| 试验时间 h |24
5.1 |抗张强度变化率 最大值 % |±40
5.2 |断裂伸长率变化率 最大值 % |±40
| | 9
6 |表面电阻系数 最小值 Ω |10
| 测试温度 ℃ |20±5
------------------------------------
附录C 覆盖密度计算方法(补充件)
C1 编织层覆盖密度按公式(C1)计算:
2
P=(2p-p )×100 ………………………………(C1)
式中:P--编织层覆盖密度,%。
1
2 2 -
mnd π D 2
p=---(1+----)
2
πD L
式中:D--编织层的节圆直径,mm;
d--绞合股线的计算宽度,mm;
m--编织机同一方向的锭数;
n--每锭的绞合股线数目。
L--编织节距,mm。
C2 绕包层覆盖密度按公式(C2)计算:
1
2 2 -
md π D 2
F=--(1+----) ×100 ……………………(C2)
2
πD L
式中:F--绕包层覆盖密度,%;
D--绕包层的节圆直径,mm;
d--绞合股线的计算宽度,mm;
m--绞合股线数目;
L--绕包节距,mm。
附录D 表面电阻测试方法(补充件)
D1 试验设备
5
D1.1 电阻测试仪 量程为0~2×10 MΩ。
D1.2 直流电压源 100V。
D1.3 标准环境气候箱 温度为20℃,相对湿度为65%。
D2 试验方法
3段护套,各长15cm,套在直径等于护套内径的绝缘棒上,护套表面用酒精清
洗,相距10±0.5mm的两处分别绕上铜线,铜线直径为0.2~0.6mm,
再次清洗护套表面。试样放在标准环境气候箱内处理24h,取出后立即施加100
V直流电源,历时(60±3)s,测得表面电阻R。然后乘以a/10,其中a为
护套周长(cm),结果以Ω表示。
注:如果表面电阻很高,超出仪器量程时,可将n个试样并联,用n·a/10
乘以测量值。
附录E 过渡电阻测试方法(补充件)
E1 试验仪器与设备
E1.1 电阻测量仪。
E1.2 铜锌合金圆形探针,直径为5mm,端头曲率半径为2.5mm。
E1.3 直流电压源9V。
E2 试样制备
试样可以为成品全长,也可为一段,但至少5m。试样一端露出导体和同心式导体
,在试样另一端,剥除护套,同心导体向外弯曲,绝缘上的半导电层露出至少0.1
m。
E3 试验准备
外露的导体端头连到电阻仪的一个端子上。探钻连到另一个端子上。
E4 试验步骤
探针垂直压在外露半导电层上,压力为30±5N,相距20mm,测5个值。
E5 试验结果
取5个测量值的算术平均值,该平均值应不超过标准规定值。
附录F 抗撕强度试验方法(补充件)
F1 试验仪器与设备
F1.1 拉力试验机。
F1.2 夹具两个夹头均能夹住试片。
F1.3 冲模应能冲制如图F1的试片。
图F1(略)
S-撕裂长度,mm
F1.4 测厚仪
F1.5 表面处理机,切平或磨光试片表面。
F2 试样制备
2个试样,每个长100mm,按图F1冲制,必要时除去表面纤维粘附物,需用
表面处理机处理,厚度为2.0±0.3mm,沿撕裂长度测5处厚度,并取平均值
。
将试样夹在试验机上,如图F2。
图F2(略)
F3 试验步骤
撕裂试片,夹头速度500mm/min左右,测试最大拉力,以N计之。
F4 试验结果
如果2个测量值均不小于规定的最小值,认为合格,抗撕强度等于最大拉力(N)
除以试片厚度(mm)。
抗撕强度取2个计算值的平均值。
编 辑:兰天 |